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主题研讨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发布日期: 2025-04-27   浏览次数 10

202548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开展了“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主题研讨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由哲学系专职组织员王晓红主持,哲学系特邀党建组织员、关工委副主任来建础作为嘉宾进行点评。5位第14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参加。


王雪首先作为代表汇报了本期发展对象寒假社会实践项目的开展情况及成果。该项目的主题为“红色足迹:上海党史寻根与新时代精神传承”依托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孙中山上海故居纪念馆等本地红色场馆,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挖掘党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


五位同学围绕“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主题依次发言,并结合切身经历和思考展开讨论。

王雪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为切入点,结合作为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志愿讲解员的经历,谈如何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中做一名“四讲四有”的新时代合格党员陈永恒以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志愿讲解员、“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中庸》工作坊经历为切入点,谈如何在学习和实践等多方面做新时代合格党员陈紫阳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经历,从学思践悟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知行合一的内涵与价值角度进行分析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标准与追求郭莉以对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基本内涵的思考为切入点,结合个人实践经历,谈如何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林静楠引用南宋张栻《论语解·序》中的“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结合自身实践经历,谈对如何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三重思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环节中,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党的作风建设的哲学意蕴

王雪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张作风建设应以实践为导向,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发现问题—改进—总结”的循环促进知行合一,并以制度化巩固成果。陈永恒依据儒家经典《大学》,运用“亲民”思想中的民本观念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修身与慎独探讨了作风建设中外在约束与内在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陈紫阳从传统公私之辩切入,结合当前作风问题中的党性修养与传统哲学的心性修养,提出“去私存公”的自我反思和检查机制。郭莉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合古田会议、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认为作风建设是党保持生命力的关键,“群众路线”为其核心。林静楠采用实践辩证法分析八项规定内容,提倡以实践理性为基础,利用动态纠错机制纠正不良风气,简化形式主义,使作风建设回归服务人民的本质。


在总结点评中,来建础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本期发展对象社会实践项目的成果。她认为项目所规划的参访线路展现了党从创立到崛起的主要发展过程,非常具有代表性,成员们的感悟也都深刻且富有内容。同时,来老师还肯定了同学们在另外两个环节的汇报,认为大家准备充分、思路清晰、理论分析透彻且具有说服力,并体现出个人思考、实践经历与专业特色的良好结合。她指出,作风建设应贯穿“知行合一”的终身修炼过程,希望大家在理论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实践中能够经得起利益的考验。她强调,唯有坚定初心、明辨是非、守住底线,才能真正向党组织靠拢。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