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支部  支部生活

学先辈奋斗精神,争做“民族脊梁”——记哲学系2015级研究生党支部参观鲁迅纪念馆活动

发布日期: 2016-05-20   浏览次数 14

 

   2016514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15级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员同学们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参观凭吊,寄托自己对鲁迅这位思想巨人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汲取精神养料。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是我们熟悉的鲁迅《<呐喊>自序》里面的话,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呐喊”弥漫在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

纪念馆展品中有我们熟悉的《藤野先生》、《<>的题记》、《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章的手稿和《毁灭》的译稿等等,还有鲁迅逝世前两天所写的未完稿《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手稿,这些手稿清晰地勾勒出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用自己的笔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展厅中还展出了鲁迅发表第一篇文章《斯巴达之魂》的《浙江潮》、发表《孔乙己》的《新青年》杂志、刊有鲁迅致中共中央信件部分内容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等珍贵报刊。展厅中还展出了先生的一些遗物、实物、照片。照片有鲁迅在日本时拍摄的,鲁迅与宋庆龄、肖伯纳的合影,鲁迅与内山完造的合影等。遗物有鲁迅喜用的金不换毛笔和文房四宝、先生穿过的毛衣、长衫,用过的油灯、烛台、怀表、辞典、老花眼镜,参加杨铨追悼会时用的雨伞,阅读过的马克思著作《史的唯物论》等。

    展览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给人强烈的感受。如展厅中《阿Q正传》的场景、三味书屋的活动模型、越剧《祥林嫂》、《鲁迅在东京》等影片,鲁迅逝世前十天与青年版画家围坐交谈的蜡像等,都紧紧地吸引了我们。特别是最后放映的鲁迅逝世时由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电影资料片《民魂永在》,再现了当年上海市民万人空巷的鲁迅先生送葬的悲壮场景,更有一种催人泪下的震撼力量。

    离开鲁迅纪念馆后,回来的路上,有同学还在吟诵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他伟大的声音分明仍然回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耳边,激励我们努力做“民族的脊梁”。(和永发)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