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委风采

哲学系关工委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 2012-03-24   浏览次数 396

 

 

 

 

哲学系关工委协助党总支做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牢牢把握住“为人为学”这个中心环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一,“为人为学”的教育是哲学系的优良传统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在世时,一直教育学生要处理好“做人与治学”的关系,并明确提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以及“无论处境如何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的重要论断。哲学系关工委传承和发扬了这一好传统,他们经常给研究生和大学生座谈和讲解“为人为学”的理论问题,教育学生从理性上认清“为人为学”的道理,自觉处理好“做人与治学”的关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812月,是我们党实施改革开放30周年。哲学系关工委以“理想与信仰”为主题,组织老中青三代中共党员热议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成就。彭漪涟老师以“知识分子的春天”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就“信仰与信心”、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那种爱党爱国的情怀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让在场的青年学子肃然起敬,敬佩不已。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哲学系关工委以“祖国在我心中——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组织老中青三代党员共话“新中国六十周年”。 朱新轩老师结合自己在求学路与学术路上的人生体悟,语重心长地对学生党员提出了四点期望:(1)珍惜来之不易的优越条件;(2)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3)真诚待人,认真处事;(4)要使个人发展同时代要求和国家需求相适应。朱老师这些“做人和治学”的真切体会使在坐的青年学生深受启发和教育。

哲学系关工委的“为人为学”教育工作面很宽。他们把“为人为学”教育工作,不仅贯穿在“银燕关爱”工程,“思齐关爱”工程,以及“世博论坛”中,而且还到有关中学和其他学院作专题讲座。在“银燕关爱”工程中,他们不仅与结对的同学用通信方式讨论“人生观,世界观”的相关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他们还在2009年暑假把结对的同学请到彭漪涟老师家里,一起商讨“做人与治学”的道理,深受同学的欢迎。彭漪涟老师“银燕关爱”工作做得较好,还受到校团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肯定和表彰。哲学系关工委在今年11月上旬,组织“世博论坛”,不仅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搞征文活动,还请老教师参加论坛。朱新轩老教授在“世博论坛”上作《从世博会看90后的青年一代》的发言,主要是颂扬青年一代“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勇于创造,乐于奉献”的风貌。我们青年一代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国家是大有希望的。

彭漪涟老师于200910月,受软件学院0809级学生党章学习小组邀请,作《当代知识分子的必备素质——始终坚持心灵的自由思考》的主题报告。他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列举名家实例,说明“无论处境如何,始终坚持心灵的自由思考”的重要性。

哲学系关工委同志,格外重视对研究生进行“做人与治学”的教育。我们哲学系研究生的数量大大超过本科生,每年招收研究生新生60多人。研究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研究生中要求入党的人数也多。把研究生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好,教育好,意义特别重大。我们党总支近几年都安排几位老教师同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座谈“做人与治学”的哲学道理。几位老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系统讲授“做人与治学”的关系。他们要求学生注意道德修养,培养“坚持心灵自由思考”的能力。他们希望学生自觉培养创造创新的思维,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学会过思想生活,“一日三省吾身”;养成宽容豁达的心境,学会兼容并收;学会讨论,相互促进;培养经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等等,使我系研究生深受教育,促使研究生把“做人与治学”有机的统一起来,其效果很好。

 

二、哲学系关工委把“为人为学”的教育工作纳入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计划,使“为人为学”的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哲学系关工委逐步认识到,请老教授、老干部,结合他们的人生经历,向学生传授“做人与治学”的经验,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传承老一代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做人与治学”的优良传统,而且是保存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哲学系关工委基于这种认识自觉地为老同志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近几年,我们不仅坚持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同老教师举行“为人为学”的座谈会,还确定了每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学后和毕业生离校之前,同老教师座谈如何走好“入学后的学习之路”和毕业后的“人生之路”。把此项工作已经列入哲学系关工委的思想教育工作计划,形成了制度。

200810月党总支抓新生入学教育,请三位老教授同大学生座谈《新生活、新起点——如何走好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之路》;同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座谈《新生活、新起点——如何走好大学三年学习研究之路》。200910月,我们请三位老教师,一位中年教师郦全民教授,一位上海理工大学青年博士徐维东老师,座谈“尽快转换角色,走好四年大学求学之路”。201010月,我们为本科新生举办“我的大学,我的人生之路”为主题的座谈会,请包连宗、彭漪涟、朱新轩三位老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如何“认识自己,战胜自己,作最好的自己”,引导新入学的大学生认清当代的时代特征和对新一代青年提出的新要求。今年113日,为新入学的研究生举办以“珍惜大好年华做个合格的研究生”为主题的讲座,几位老教授,结合自己的成长之路,给研究生传经送宝,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我们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对帮助新入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尽快转换角色,掌握新的学习、生活规律,明确以后的前进方向,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20094月,哲学系关工委为了让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走好毕业之后的人生之路,为毕业生党员举办座谈会,为毕业生指路。当时正面临就业压力,请彭漪涟、朱新轩两位老教授结合自己人生经历,给同学们讲解“在复苏中把握就业机遇”,引导学生确立自信心,不攀比,不放弃,开阔视野,放眼未来,抓住一切可能的就业机会,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才干,在艰难曲折中磨练成长。这样的座谈会,为学生毕业之后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毕业之后的学生,甚至已经毕业几年的学生,几位老教授还经常找他们谈心,要求他们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希望他们踏实做事,老实做人。

关注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是我们系兼职组织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彭漪涟、朱新轩、商孝才三位老同志退休后,一直关注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同有关学科教师保持联系,商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尽了一份力量,受到了青年教师的欢迎和敬重。把“做人与治学”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科建设领域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是我们系兼职组织员工作,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大特色。

三、把“为人为学”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几年来,哲学系关工委坚持用座谈会、讲座、以及个别谈话的方式,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关重大理论问题,提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素养,协助党总支进行先进性教育,把好入党关口

哲学系关工委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一般的说教,而应加强理性教育,让青年知识分子认清人生发展的规律,选择走科学的人生发展之路,有理智地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疑难问题,其关键是教育他们处理好“做人与治学 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任务。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深入研究,探寻其中的内在规律和科学方法。他们自觉地这样做了,对多年来从事的“为人为学”的教育工作,上升到理论加以总结,化为理论成果。彭漪涟老师于20088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资助出版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学术著作;20108月,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资助出版了心灵的自由思考》这部新著。朱新轩老师也是不断总结“为人为学”的经验,他于2008年在《关心下一代》(上海)第二期刊发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大学生“为人为学”中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文。这些理论成果,都是他们多年从事“为人为学”教育工作的艰辛探索和总结。这也清楚说明,我们只有认真地充分发挥老教授、老干部的作用,传承和发扬老专家、老教授、老干部的“为人和治学”的好思想和宝贵经验,并不断结合时代的特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才能把高等学校兼职组织员工作,即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并不断深化和发展。

哲学系关工委深刻认识到,从事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是党总支思想工作的助手,要自觉地支持他们的工作,大力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断地把思想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附件:

                     近年来获奖情况

集体:

       2009 党总支:“德智相辅,知行相成,为人为学系列教育活动”

获得学校特色党建工作实例优秀奖。

       2009 哲学系关工委:学校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2009 07级研究生支部:“老中青三代共话人才培养”的组织生活模式获得学校创新组织生活实例鼓励奖

   个人:

          2008 关工委委员彭漪连:国家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2008 本科生支部书记方金奇荣获学校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2008 方金奇的论文《化理论为德性 化知识能力——大学生团支部建设研究》荣获华东师大第二十二届学生思政年会论文三等奖

 

哲学系关工委先进事迹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