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辈风骨,感悟信仰之力
——哲学系举办“四史”学习教育首场讲座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党员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教委和我校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部署,5月27日,哲学系正式启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并将其纳入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教育培训之中,融入读书活动中。“四史”学习教育首场讲座特邀我系晋荣东教授做题为《冯契1935-1946年的革命活动》的主题报告,旨在依托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感悟背后蕴藏的革命精神和勇气力量。哲学系全体党员师生、专任教师、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在线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系党委副书记武娟主持。
晋荣东教授首先指出,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我们进行“四史”教育不可多得的红色资源,回顾冯契先生的革命经历,重温冯契先生的革命精神,对于党员同志塑造崇高的政治理想和纯洁的政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晋荣东教授结合详细的史料,分四个阶段对冯契先生1935-1946年间的革命经历进行了回顾。
第一,考取清华大学,参加“一二·九”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35-1937年)。冯契先生从初中时就开始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怀着“救国就要有理论,最根本的理论是哲学”的信念于1935年考取了清华大学哲学系,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在日本侵略势力大举入侵华北之际,冯契先生接连参加了“一二·九”大请愿和“一二·一六”大示威,并参加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此期间,冯契先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著作,在理论与实践中继续思索“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第二,由长沙奔赴延安,入读鲁迅艺术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1938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11月,冯契先生在由清华、北大、南开南迁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组织的战地服务团,北上山西,在洪赵十三县游击大队做宣传工作,最终在1938年6月突破封锁进入延安,以“艾提”为学名入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并于1938年11月17日与何其芳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听贺龙报告,随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转战华北抗日前线(1938-1939年)。冯契主要在师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编印油印报纸,为战士编写文化课本。过平汉铁路后,面对敌机盘旋轰炸,鲁艺师生与部队夜以继日地穿插回旋,甚至遭遇敌人的毒气弹袭击。在山西前线,冯契读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其理论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所折服。
第四,复学西南联大,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和争民主反独裁斗争(1939-1946年)。1939年9月,冯契离开延安,并于11月复学西南联大。虽然党组织关系没有成功转接,他依然凭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组织上无联系,政治上有联系”。例如,参加地下党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从事宣传工作;介绍地下党员和进步同学到磨黑、陆良等地中学任教;在大中学校等组织、领导读书会,介绍进步学生加入“民先”“民青”等组织;为乡下学校代购文具、进步书籍等;到圭山等地民族地区宣传抗日民主,筹建革命根据地;签署罢教宣言,抗议当局虐杀师生。
晋荣东教授指出,冯契先生自初中时就树立了“为社会谋进步”的崇高理想,以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斗争来积极回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同时,冯契先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即使在组织关系未成功转接的云南时期,他依然投身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复员上海后又积极参与中共领导的“大教联”“高教联”等外围组织的活动,迎接上海的解放。
晋荣东教授最后指出,通过了解学习冯契先生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风云中的革命经历,以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智慧创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进一步厚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肩上,在我们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创造新时代哲学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成绩。
专题报告结束后,师生党员们就冯契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格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希望党员同志在今后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在各自的学习工作岗位中传承先辈风骨,践行爱党精神,推动学思践悟、融会贯通。
图文/梁钰
部分学生感言:
余涛:如果用传统文化形容冯契先生的革命经历,先生可以说做到了“知行合一”。他不仅长年投身革命事业的前线,贯彻自己的信念,完成党托付的任务,而且时刻进行着理论的学习与转化。用革命实践证明理论,用理论反思革命行动,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以致用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冯契先生对于理想的坚持,对于生活的乐观,对于希望的永不放弃。这种韧劲与态度在如今焦虑横行,利益为上的现实中无疑更加珍贵,也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去继承和守护。接力的道路可能并不好走,也可能孑然独行,但是冯先生对于理想的信赖必将鼓舞我们。
邓仕银:记得在研究生一年级的课堂上,陈卫平老师对我们说,作为现代的研究生,起码应该有能力写一篇超越冯契先生的《智慧说》,否则不能称之为好学生,当时基于冯先生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映像,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天听了晋老师对冯先生早期的求学经历的介绍,才恍然醒悟,陈老师所说的并不是要求现代的学生在聪明才智上与冯先生比较,而是求学精神上的比较。冯先生决不是简单地以知识作为个人的兴趣或者是一种生存的技能,而是把知识与信仰、理想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学习知识不仅是一种对个人的精神和生活的满足,更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和担当。
张宇豪:听完晋老师的讲座,完全被冯契先生的革命热情和求学态度所感染,在那个战火纷飞、民族危亡的年代,仍然能够保持崇高的理想并不断追求,这正是我们在当代社会难以寻觅的东西。冯契先生说“要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正是这种精神贯穿其中,才能克服种种苦难而毫不退缩。从国立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从晋冀大地到西南边陲,冯先生的革命脚步从未停止,而伴随于此的,他对知识特别是哲学的学习与思考也未停止,这才有日后“智慧说”哲学体系的建立。我们要向冯先生学习,不管今后处于任何岗位、从事任何工作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不懈奋斗。
张望玉:冯先生的人生是厚重的,他并非单纯的书斋式人物,他的形象是非常鲜活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冯先生心系国家,奋斗的足迹历经西北西南等广袤大地;冯先生的理想是崇高的,他时刻关注着“中国向何处去”这样的时代问题,从青年起就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并将促进社会发展作为人生信念,积极投身时代洪流;冯先生的意志是顽强的,从冯先生青年到晚年的人生历程来看,冯先生总是锲而不舍,保持乐观。即使十年浩劫之后,依然想着为后人留下思想性的总结,创作出深刻的哲学著作。
王梦寒:国家危难之时,冯契先生勇敢奔赴前线,不畏笔杆换枪杆,不畏书声变炮声。再回西南联大复学之后,仍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积极帮助地下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发展优秀的党员同志,并在特殊时刻帮助同学们撤离,尽心尽力地为撤离的党员同学谋取一个公开的身份,坚持在群众中开展党的后方与组织建设。不论是读书,还是抗战,冯先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从未偏离自己的初心,也从未辜负自己的年华,将宝贵的青春年华涂满了坚定的革命之红。作为华师大哲学系一员,自豪于能有冯契先生这样的榜样存在,也要更加严苛地要求自己,坚定入党的初心,承担起青年之责任,承担起党员之使命。
韩雪: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人生信仰必定体现在他的学术思想和哲学著作中。能看出,冯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和解释自始至终与“四史”的革命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我们现今的学习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启示作用——思考如何将“党员”身份和博士学业中的学术研究相结合,如何将中国哲学与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相结合,以及作为一个将来的学术工作者如何正确看待我们的党史、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方向和必要性都是需要我们学习并践习终生的。
董起帆:作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冯契先生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学术理想的结合是我们当代学者应该学习的地方。经过鲁迅艺术学院的学习和共产党人的亲密接触之后,冯契先生坚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政治理念,并在其学术创作中时刻体现“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建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上的“智慧说”,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总结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的具体探索,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冯契将革命理想融入学术之中,有其鲜明的学术风格,值得我们学习。
田洁:冯契先生名字的来源取自“锲而不舍”。我们从这四个大字中可以看到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和执著,以及上下求索的伟大品格。讲座中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不停的革命斗争中,战局变动,但是初心未改,他的精神令我们所有人动容。冯契先生这一生中的跌宕起伏都没有改变他的理想和信念,身体上的颠沛流离,精神上屹立不动,动荡的经历同样没有改变他对学术自由的追求。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在这样美好而幸福的年代中,我们要牢记初心,时刻努力奋斗,在自己的研究和工作中要不断鞭策自己,继承和发扬冯契精神。
项锐:冯契诸多事迹中,最让我受到感动和鼓舞的是,冯契先生从1938年到1956年这17年间,虽然没有党员的“名实”,但却依然没有放弃党、远离党;相反,参加革命活动的经历与其后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使得他不但从信仰上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更是从理论上证明了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并蜕变成为了一名有理想且成熟,更富有时代情怀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一件事。在当下国际情势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向冯契先生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党中央的领导与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热血。
梁瑞: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冯契在1935-1946年的革命活动,让我感受到冯契先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面,且他的学术成就与此紧密交织的。冯契先生曾说,哲学要回答时代问题,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最重要的时代问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回顾冯契的事迹,也可以发现,他的生平是跟时代的脉搏联系在一起的——他在读高中时遇上了九·一八事变,在读大学仅仅入学三个月之后遇上了一二·九运动,随后又参与各种宣传、联络、办刊物、读书会等革命活动。其中,在1936年初,清华进步学生反对军警搜查清华园,在抢救学生领袖的斗争中表现最勇敢,“被打得最厉害”,可以看到冯先生坚强勇敢,不惧强敌的气概。还有一件事印象深刻,那就是在昆明时期,尽管同学们以及西南联大党支部的同志都把他当作延安来的老党员看待,但是他没有接上组织关系,没有正式的党员身份,但他仍然从事各种革命进步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冯契先生没有虚荣心,他不在乎个人的利益得失,他对党的信念、宗旨是真心拥护的。即使组织上没有正式入党,但是党要做的事情,在他看来是值得去做的,可以说,冯契先生那时候在思想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党员。这一点对我们今天想要入党的同学很有教育意义,我们应当反省自己入党的初心,才能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尚妍:冯契先生为入党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坚持、参与地下革命工作的经历让我深受感动,我要不断反思,端正入党动机,积极主动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厚植马克思主义信仰;冯契先生的求学经历以及“为社会谋进步”的崇高理想也激励我要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升哲学素养。
张经纬:晋荣东教授为了给大家讲述冯契先生在革命年代的革命活动,极为细致地搜集了大量罕见文献资料,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很值得我去学习。当晋老师提到,冯契先生在高中毕业考取清华大学,通过攻读哲学来实现救国理想时,心中不由震惊。冯契先生说,“要救国,就要有理论,最根本的理论就是哲学”。我由之既为冯契先生为国家民族而读书的志向所钦佩,又为冯契先生对哲学价值的肯定所鼓舞。
李佳佳:作为青年人,我们要树立“为社会谋进步”的崇高理想。冯契先生在1975年《致董易》中写到“还希望多活几年,为党做点工作。虽然自己明白,终于没有长成为可以给千百人乘凉的大树,而只是一颗沙地里的小小的酸枣树。但是矮小的酸枣树,也希望能结出几个小红果,给过路的孩子尝尝”。冯先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不就是螺丝钉的精神吗?我作为一名研究生,也要尽自己的能力为党和国家做出一些贡献这才是正道。
张爽:冯契先生在初中时认为革命的人生务必“努力为社会谋进步”后,之后他就一直为这个崇高的理想奋斗。冯契先生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到了知行合一,做到了德行兼备,做到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冯契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做到薪火相传。
吴泽慧: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理性和热爱的力量。冯契先生面对时局的种种考验,始终没有放弃理想,没有失去对人类理想社会的信念。他说:“原封不动地实现理想是很难找的。即使如此,人还是需要理想,这是人的尊严所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既酸楚又敬佩,进而生出了一股鼓舞精神的动力。冯契先生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精神财富,不仅有庞大的理论体系,更有做人最本真的智慧,那是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无法动摇改易的坚韧,是心中的家国大爱,是对待生命的自内而外的严肃和热爱。
吕若璇:感谢晋荣东老师为我们还原讲述冯契先生青年时代的人生故事,冯契先生有智慧、有担当、有德性的形象已经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冯契先生是我人生的榜样,我要向他致敬和看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在前,关注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找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与社会发展道路的枢纽,进而树立志向和担当,在服务国家、社会和他人中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