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精神文明

第三周时事周报

发布日期: 2017-10-06   浏览次数 6



01



新闻动态



20179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国际刑警组织第86届全体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坚持合作创新法治共赢 携手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主旨演讲,强调中国愿同各国政府及其执法机构、各国际组织一道,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背景梳理



 

1、关于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 INTERPOL),简称国际刑警组织(ICPO)。成立于1923年,最初名为国际刑警委员会。

国际刑警组织保持政治中立,不会介入任何政治、军事、宗教或种族罪行,也不会介入非跨国罪案。其目标是以民众安全为先,主要调查恐怖活动、有组织罪案、毒品、走私军火、偷运人蛇、清洗黑钱、儿童色情、高科技罪案及贪污等罪案。

国际刑警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并经常举行各种国际性或地区性研讨会该组织日常与各国国家中心局保持密切关系,组织国际追捕

国际刑警组织现主席是:孟宏伟(国籍:中国)(任期至2020)。

2、中国与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198495日,在卢森堡举行的国际刑警组织第53届全体大会上,中国被正式接纳为国际刑事警察组织(ICPO)的成员国。

198410月,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正式成立,其组织架构设在公安部。

1995年,国际刑警组织第64届大会在北京举行。多年来,中国始终与国际刑警组织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警方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渠道抓回重要案犯数百名。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后,中国国家中心局不辱使命,依靠国家作为强有力的后盾,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团队精神,对国际刑警组织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指出:经济全球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趋势。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2012年,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向世界郑重宣告: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是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2013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5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全面论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20169月,在B20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呼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全球伙伴关系来应对挑战。他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

 2017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在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2017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日前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03



会议内容

1、主旨演讲

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坚持合作创新法治共赢携手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主旨演讲。

他指出,国际刑警组织成立近百年来,以增进互信协作、促进世界安全为己任,遵循让世界更安全的理念,为凝聚世界各国警方共识、深化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自1984年恢复在国际刑警组织合法席位以来,恪守国际刑警组织宗旨,遵循国际刑警组织章程,不断深化同国际刑警组织及其成员国警方执法安全合作,为维护世界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洞察历史潮流,辩证指出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安全问题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

而在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愈加突出,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习近平主席把脉世界安全形势,指出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

“实现各国共同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主席在这次大会上,以“四个坚持”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指明发展路径。

——坚持合作共建,实现持久安全。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共同治理。

——坚持法治精神,实现公平正义。

——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平衡普惠。

 

2、“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合作共建,实现持久安全。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商量。安全问题是双向的、联动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责任。大国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同时要支持和鼓励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平等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努力为各国人民创造持久的安全稳定环境。

    第二,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共同治理。要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各国政府和政府间组织要承担安全治理的主体责任,同时要鼓励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民间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安全治理合力。要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升安全治理效能,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增加安全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第三,坚持法治精神,实现公平正义。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国与国之间开展执法安全合作,既要遵守两国各自的法律规定,又要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更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宪章以及国际刑警组织章程,认真履行打击跨国犯罪公约和反腐败公约,不断完善相关国际规则,确保国际秩序公正合理、人类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平衡普惠。各方应该坚定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谋求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努力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安全之路。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大国要在安全和发展上给予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大支持。

 

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需要各国为之不懈斗。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4



总结与思考



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国际形势背景下,加之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这样一种国际共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符合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安全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应该坚定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谋求自身安全时兼顾他国安全”“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奏响了最强音符。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下,中国警方将继续与各国警方携手紧密合作,为了“使世界更安全”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