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事速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院长朱勇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学习内容
集体学习里主要就以下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道德对法治的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
习近平强调,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法治对道德的作用】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重点是领导干部】
习近平指出,要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三、各方评论
1、网易新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今天,每个人都多一些担当、多尽一份心力,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2、光明理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历史和现实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讨论。对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20年前中央就将之作为重大命题提出,并引起广泛的讨论。近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再次聚焦这个问题。在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上,要不要结合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已经有广泛的共识;问题是如何实现结合,这个方面还有许多东西亟待探索。
3、西安网:在传统政治中,儒家倡导以德治国,坚持德礼结合,礼即一定意义上的法律,这莫不是如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渊源。从三千年前的周公创立德礼政治,到管仲提倡“礼义廉耻”,到后来的孔子创立的儒家将之发扬光大,成为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的思想,也客观上验证了德礼并行的政治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但传统文明中的德与礼并不是严格意义的道德与法律,维护的也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今天倡导和推行的法治和德治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4、长城网:毋庸置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果不加强德治,人们的思想就会混乱,法治也就失去了思想基础,无法施行;如果放松法治,邪恶不惩,或惩罚不力,德治也不可能持久。因此,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并举,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更有效地治理国家,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意义启示
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主要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那就没有什么社会问题解决不了。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用优良的党风带动优良的政风,用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优良的社会风气。如果我们每一个党的领导干部都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舍身护法、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那么这样的愁、那样的愁就都不存在了。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我看主要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那就没有什么社会问题解决不了。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用优良的党风带动优良的政风,用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优良的社会风气。如果我们每一个党的领导干部都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舍身护法、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那么这样的愁、那样的愁就都不存在了。
六、参考资料
1、http://news.sina.com.cn/c/2016-12-11/doc-ifxypcqa9335189.shtml
2、http://news.163.com/16/1214/02/C87A0RKV000187VI.html
3、http://www.chinawater.com.cn/grzl/wxz/9/201612/t20161213_453674.html
4、http://report.hebei.com.cn/system/2016/12/13/0176453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