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精神文明

时事周报 (第六期)

发布日期: 2014-12-19   浏览次数 87

 

 

一.国家公祭日简介及意义

国家公祭日,是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二战屠杀中的死难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是为了现在和未来的不忘却纪念。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二.中国首个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制定该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2014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步入纪念馆集会广场。仪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一万名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静静肃立。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举行,体现出国家公祭最高规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习近平说,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习近平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高中版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来临之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的3个不同学习阶段的读本已全部亮相。

据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介绍,该读本经历了5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编写完成,以地方读本的形式进入南京市的高中二年级课堂。《警示思考》包括了“南京保卫战的分析”,“对日军暴行的思考”、“对安全区的解读”、“对历史的反思”、“对国家公祭的认识”等五部分,列举了高中生关注度最高的11个专题,以典型历史材料和相关解读对这些专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力图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一步形成善待生命、追求世界和平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启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及全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

据全面参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编写的学术指导专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卫星介绍,读本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定位不同。比如小学阶段强调以故事为主,展现典型人物,更符合小孩子的认知能力。而初中有历史课了,则更多强调史实再现,让学生了解历史全貌。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辨能力,所以直接把史料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与思考;对于自己关心的问题,通过了解史实,得出正确的结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此读本编委会副主任朱成山介绍,20年多前,日本的“教科书事件”,成为大屠杀纪念馆建馆的直接起因。1982年,日本文部省审查通过的教科书中,把“侵略”中国改为“进入”,淡化和抹杀了侵华战争的性质,激起了曾经受到侵华日军严重伤害的南京人民的义愤,人们纷纷要求“把血写的历史铭刻在南京的土地上”,以“教育今人和后人。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