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支部

2016年博士生党支部本学期第一次学术沙龙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16-11-11   浏览次数 2

 2016年11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特色活动之博士生学术沙龙在法商北楼201室顺利进行。我院社会学系博士生布乃斌,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生温小兴、乐晶,社会工作系硕士生高艺多参与主讲,我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王晓葵教授、社会学系姚泽麟博士担任点评人。此次学术沙龙共有17名硕、博士生与会,亦有来自政治学系的硕士生前来旁听。

 

 


 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生温小兴首先分享了他有关王阳明与地域社会研究的研究述评。他分别从王阳明与地域社会研究的主题、研究取向分析、研究不足、研究展望几方面为我们细致呈现了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指出以往研究大多局限于纯粹的哲学史研究。只有将王学发展置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深入揭示王学与地域社会的内在联系,才有可能阐明王学演变趋势及其内在价值。王晓葵教授和姚泽麟博士分别进行了细致点评。王晓葵教授认为,做好王阳明的研究必须具有一定思想史的把握能力,应当从王阳明思想与社会性等四个角度予以分别探讨,才可能具有深入研究的可能。姚泽麟博士指出,地域研究的相关文献应当予以梳理,并结合王阳明思想的相关研究探讨出相关问题。旁听的同学向姚老师提问有关书评和研究综述撰写的问题,姚老师予以了深入的解答。

 

 


 接下来,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生乐晶分享了她有关宗教信仰的心理治疗意义的研究。她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公园“念佛团”的田野考察,从仪式空间和日常空间两个方面揭示“念佛团”对现代都市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心理治疗意义,认为虔信者与世俗者、男性与女性、打工者与管理者乃至人与自然,与信仰对象共处于同一个空间中,为了保障这个团体的和谐,参与者们不断调节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得到尊重也得以驯化。王晓葵教授指出,心理慰藉与治疗属于科学层面的研究对象,而宗教信仰能否勾通到这一领域,还需要确定。他同时从身边的若干事例进行了阐发,并认为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姚泽麟博士认为这一研究,与此同时,应当具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架构,并通过田野调研的实证材料进行理论对话。

 社会工作系硕士生高艺多立足于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关系中的情感联结分析,呈现了她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设想和阶段性成果。她试图从督导关系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和目前对督导关系研究的张力进入,旨在探究在全球化与中国的文化、制度的土壤下,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关系呈现怎样的特征,及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她从理论背景、现实意义、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发现、初步结论几方面生动而清晰地呈现出她的研究,并提出了她有关理论对话与论文写作的相关困惑。王晓葵教授和姚泽麟教授予以了充分细致的解答。王晓葵教授从“督导”一词展开讨论,并结合民俗学有关“传承”的研究阐述了自己对于该研究的理解。姚泽麟博士在回应问题的同时,指出了该研究可能能够推进的两条线索及其可能性,希望能够进一步聚焦研究的核心议题。

 

 


最后,社会学系博士生布乃斌分享了“从管理到治理:日常生活中自我监控的呈现”的研究设想。他从福柯、戈夫曼、吉登斯的理论出发,认为社会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维持秩序的方式,是一种权力的体现;为了改变这样一种单向度的秩序生成方式,提出了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希望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体都能够参与到社会的治理中来。但是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治理”概念背后的逻辑依旧是一种单向度的。如果说福柯所提到的“全景敞视监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监控方式,那么吉登斯的“脱域”使得这一监控模式向前推进了一步,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的每一个人都处于监控之中,而这一监控是由自己完成的。自我治理也是“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内在逻辑。两位老师就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展开了讨论,同时指出,理论研究很有挑战性,应当重新思考深入研究的可能性问题。对于博士学位论文来说,结合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对于大多数博士生而言,可能是一个更常见的选择。

本次博士生学术沙龙打破了年级区隔与专业边界,主讲人精彩的分享内容及两位点评教师的悉心指导点评都令在场学生获益匪浅。博士生党支部一直以来以立足和服务博士生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寻求博士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特色,尝试以符合博士生群体特点的活动为大家服务,此次活动为博士生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了组织生活的旨趣,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图、文/ 张晓艺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