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会工作  工会活动

艺术教育部工会学习四史,参观广富林文化遗址

发布日期: 2020-11-25   浏览次数 0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艺术教育部工会主席王海东老师积极号召大家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了将学“四史”落在实践中,20201125日下午王海东主席精心组织了艺术教育部教职工们“广富林四史文化之旅”的学习活动。

艺术教育专业为什么要学习”四史”?

因为“四史教师个人成长历史”水乳交融

广富林文化代表是在上海松江的“广富林遗址”。在参观广富林遗址时,教师们强烈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艰辛过程,海东主席邀请艺术教育部的资深元老、音乐专业的蒋新俭老师,为大家动情回忆了在华师大从教三十余年以来的个人成长史和系所发展史,大家一致对如蒋新俭老师为系所发展兢兢业业一辈子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艺术教育无法割裂历史,脱离历史的作品也不能成为艺术,所以后浪们要学习“四史”,接过前浪的接力棒,并努力更上一层楼,让艺术焕发真正的生命力。

艺术教育专业向“四史”学习什么?

学习扎根深厚土壤的民族文化自信

广富林文化是衔接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的桥梁。考古证明,约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九峰(今上海广富林)一带生息,这里是上海最早移民的文化地,深厚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人民。

艺术教育部一贯的育人传统,教师为学生们的艺术生命力打基础,正如海东主席一直所说的那样,为心灵培育肥沃的艺术土壤,这片土壤的核心便是民族文化自信。在参观广富林遗址时,大家发现了4000年前的一个原始村落,发展到1200年前的华亭县,再到800多年前的松江府,地图上出现了“上海”这个名称。同时上海附近的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融合,艺术表现形式更多元,比如三圆圈带叶纹彩陶双耳壶、松江戏曲等。在学习历史中,老师们更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心。

艺术教育专业怎样学好“四史”?

不忘初心,担当使命

在广富林遗址中,大家看到以前常用的“老虎灶”、常看的“小人书”、常逛的“金门大戏院”等等,这些搁在过去,那是时兴的,虽然这些都已被淘汰,但历史的车轮带不走的是当年的印记。活在当下,艺术教育部的老师们经常对学生们说的是“尊重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使命,不随波逐流”,这样艺术之树才会长青。

 

作为链接系所党政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强有力纽带,艺术教育部工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组织此次“学四史,参观广富林遗址”活动,为教职工服务,激发了工会活力,更坚定了了教职工学习”四史”的决心。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