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教师的充分肯定,也是新时代的希望与重托。为传承教育初心,涵养师者情怀,2019年4月1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思群堂内,已是耄耋之年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教师代表,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于漪老师,以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的视角,向教育学部800余名师生讲述“何为执着追求,如何学做人师”。华东师范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担任报告会主持人。
戴立益校长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向于漪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竭诚奉献祖国教育事业,把教学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桃李满天下,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令人敬佩、敬仰、敬爱。他强调,于老师是点亮学生心灵的燃灯者,践行以学生为本的先行者,教书育人的垂范者,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时代楷模。
随后,于漪老师结合自身的求学、成长、育人经历,用三个“最”,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堂极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德师风教育课和人生发展导航课。
最为关键的是点亮生命的灯火,持之以恒地燃烧。“教师的人生是双重奏,不仅需要明晰方向、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更要用灯火点亮学生、引领学生走好人生的道路。”于漪老师讲到,自己那颗从小便深中内心的爱国主义的种子,源于自己的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因“卢沟桥事变”学校被迫关闭迁移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包含深情地为同学们吟唱歌曲《苏武牧羊》。纵使千难万险,气节不变,坚决不做亡国奴。此后,经历中学、大学,于漪老师心中明灯长存,且不断地从身边的同学、同事、老师以及时代楷模们的身上汲取燃料,持续燃烧。68年来,于漪老师一肩挑着学生的现在,一肩负起国家的未来,以“滴灌生命之魂”的勇气和决心,矢志不渝地行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高尚,就是选择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相连。为人师表,就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最难做到的是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在教育教学中付诸实施。“一个学生一个样,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尊重”。于漪老师指出,教育应当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非统一化的教育;局部相加并不等于整体,碎片化教育组成不了框架,没有整体就不会有局部,就不会深入;要把握好全面和局部的关系,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于漪老师坦言“学生的个性是我们的财富,对学生的尊重是起码的条件。人生是单程票,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要把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最需锤炼的是教学育人的基本功,要有真本领。“课堂教学是一名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有兴趣。”于漪老师指出,教师要传播真理,需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作支撑,要能够学有所得,学有追求,学有方向。除了加强课堂教学水平以外,教师还需要练好倾听的基本功。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生命的呼唤。于漪老师深情地回忆了当初自己所负责的那些所谓的“最乱的班”与“坏孩子们”。娓娓道来当中,氤氲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孩子们都是纯洁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把社会的灰尘从他们身上掸去,把世界的污垢从他们身上洗掉。”
言辞恳切,字字珠玑。不知不觉中,于漪老师的课堂已经步入尾声。戴立益校长在总结中,诚挚感谢于老师为华东师大师生所带来的精彩报告。戴校长指出,从于漪老师温暖而有力量的话语当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何为“师风”?何为“师德”?何为“人师”?希望同学们和老师们在聆听了于漪老师“执着追求,学做人师”谆谆教导之后,能够以于老师为榜样,将责任视为一种信仰,以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