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国关院组织“课程卓越—卓越育人”全院教师第二次专题研讨。会议由刘军院长主持,他指出,学习研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课程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来。七位主题发言的老师密切结合育人工作实践,从各个角度分享了各自的学习体会。 张昕老师比较分析了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经历过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等讨论与我校“课程卓越”大讨论的异同。他指出,几类讨论有共同的关注重点,我校重点打造的《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系列课程和《共产党宣言》《道德经》《几何原本》《量子史话》四门经典课程与之前的类似实践有明显差别,我校更为强调文理结合和思维体系的建立,同时淡化了部分学校之前实践本科阶段“博雅教育”时过于强化少数学生的 “古典学”基础上的精英教育。针对研究生基本写作能力不足、逻辑修辞层面存在短板等问题,他建议,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全校性、跨专业的通识教育,增加研究生在“表达”“修辞”和“逻辑”几方面的能力提升,建议与已经开设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等课程结合起来。同时,对于钱校长在给全校师生的信中提到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他建议要融合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安排、学位论文、课外活动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王海燕老师谈到,学校提出以课程育人推动卓越育人非常好。从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也非常重要,她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聆听老师们交流讲课的经验。同时,她希望进一步深化与学生的交流,建议以科研反哺教学,不仅要以科研提出新的理论,适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还应与学生分享科研的体会。孙溯源老师结合自己的课程,介绍了课程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教学、教研相长的想法。她认为,课程内容要推陈出新。她的课程都与能源相关,能源创新势在必然,课程的创新也是现实的要求。同时,研究要创新,要用与教学相长的思路和路径。她希望增加课外与学生的互动,带动学生读经典、跟踪现实,密切联系新的能源形势,引入课堂讨论,把课内和课外、知识学习和问题分析结合起来。她计划用更新核心教材内容推动课程创新,以《国际能源政治》课为核心,带动《能源与地缘政治》《中国能源外交》两门课,形成1+2的“核心+延伸”课程系列。 汪诗明老师指出,以课程卓越推动卓越育人,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我院近年来硕士生报考博士生成功率不高的情况来看,硕士生的写作能力、学术兴趣不足是主要问题所在,因为一些高校对博士生报考都有科研能力、代表作水平等方面的指标要求。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要靠硬性要求来推动的,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就可能会松懈。他建议学院制定相关的要求。同时,他认为,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有较大差异。本科生教学重在专业基础知识或原理的讲解或阐发,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而研究生教学是把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课堂上,教师可能是配角,学生往往是主角。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主要教学形式。姜睿老师结合所承担课程进行了关于课程卓越与卓越育人问题的反思。她计划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个着力点出发,实现四个层面的突破:实施精准的学情分析以进行精准教学;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场景以及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应用场景的有机联系;采纳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与途径;借鉴钱校长专著中对于可操作性思维工具的论述,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应用,以实现思维突破。在此基础上,最终推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再定位和功能再深化。对于教师而言,不应做陪练,而应做教练;不应仅做讲授知识的授课者,更要做引导学生思考与创新的学术导师、注重学生价值培养与人格健康的心灵导师,以及鼓励学生创新突破、理解认识并改变世界的职业导师。对于学生而言,应如钱校长在《大学思维:批判与创造》中所建议的那样,从海绵式吸收向淘金式萃取转变,锻炼并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范军老师谈到,学院组织的两次研讨感到很亲切,过去姜琦老师每周都会组织教研探讨。他建议学院发扬优良传统,以后坚持定期组织教研研讨,要有问题意识。他指出,大学就是应该训练学生的思维,改变思维是关键。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在年轻时代就写出《共产党员宣言》正是因为改变了思维,即“从观念出发改变为从事实出发”。做老师,就是要先观察学生是什么样的思维。余南平老师指出,研究生教学中,知识点传授已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有问题意识。如果不能提出问题,不能批判,课程就无法创新。批判型教学的本质是发现问题,把问题带到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把研究带入课堂,把研究生带入研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收集资料的手段,训练思维能力,提升各方面的素质。 刘军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两次全院教师研讨都非常深入,下一步学院要形成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推出听课制度、公开课制度等,创造更多条件,促进师生互动。希望老师们继续学习,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学术卓越与课程卓越,实现卓越育人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