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员学习

《诗经》中的“人民”——记中文系第十四期党校第五讲

发布日期: 2016-12-09   浏览次数 1

2016127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课第五讲在中文系系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博士生导师陆晓光教授。十三时十分许,党校第五讲正式开始,中文系张晗老师作了开场词,党校在轻松热烈的氛围展开。

 

此次党课的主题是:《诗经》中的“人民”——关于中国史诗传统。开宗明义,陆晓光教授引用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的相关话语,“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党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紧接着,陆晓光教授从“无伤大雅”谈起,聚焦讨论《大雅》中的“人民”观的问题,深度解析了古代社会中“人”和“民”的关系,从《诗经》文本中寻找线索,并得出重要结论。陆晓光教授认为:《诗经》中对于“人民”的描写表征了《诗经》整体重视下层人民的意识,其中高度自觉的“民”意识与“大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有着密切联系。

其次,陆晓光教授引用《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的相关话语,“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几率,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强调了遵守党纪的重要性。通过《诗经》中的相关线索,陆晓光教授详细地向与课成员解析了遵守纲纪是自古至今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并结合西方思想中“for the peopleby the peopleof the people”的命题与《诗经》中的政治思想作比较。陆晓光教授最终得出结论,自古以来中国政治中“从群众中来”的思想就优于西方“三民”思想,这体现了领导者对于人民的重视,体现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下午三时许,中文系第五次党课讲座在与课同学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