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支部生活

重回战火纷飞的长征年代——记2016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联合党支部活动

发布日期: 2016-12-05   浏览次数 58

 

十一月的初冬已有了不少寒意。天空有些阴沉,阳光敌不过风,变得有些无力。在这个初冬的下午,我们不得不面临“战友牺牲”来带的纠结与失落。前方还有什么天堑困难,我们一无所知……

所幸的是,这仅仅是一次模拟长征的定向越野活动——“牺牲”的队友最终能够“复活”走回终点与大家会合,路上的食物、水源补给也十分充足,即使走不过“天堑”、突破不了“敌人”的包围圈,我们依然能够生存下来,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而在当年的长征路上,有很多战士一倒下就没再起来过;获得的补给也仅仅是一些干粮、甚至皮带都用来充饥;走不过天堑,就永远留在了雪山草地之中;突破不了敌人的围剿,就永远战死在未知的土地上……

这次定向越野活动由李孟飞同志及实践部的部长、干事们精心策划,设计精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长征的情形与体验,活动筹办方做了许多细致的筹备。比如,每个队都有自己的部队番号;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专属身份——队长、政委、机要员、卫生员、旗手、侦察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到了终点,筹办方还准备了当年在长征路上的珍贵的佳肴——炒面——这种在今天我们看来并不可口的炒面粉,在当时已经是难得的补给品了。这些都为我们真切触碰、感受长征提供了基础。

 

虽然这仅是一次仿真的定向越野,但足以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了当年长征的不易与艰辛。越野包含有诸多环节,其中“战士”们需要躲避枪林弹雨、敌机轰炸;需要揪出藏在队伍中的卧底;需要援助友军的高级军官;需要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当然,更少不了过草地、爬雪山……一道道关卡,确实难倒了不少“战士”们。周颖同志分享自己的心得时说,“我们队很遗憾地在最后一道关卡‘谁是卧底’中‘牺牲’了一名队员。我们深感遗憾的同时,也想到如果当年的红军战士一着不慎,并不是如同游戏中简单地‘牺牲’,而是真正关涉到战士生命的大事。”

的确,“牺牲”这一要素的置入,确实是此次定向越野的最大特点。即便是一场体验、一次游戏,目睹着自己的队友忽然“牺牲”,在每一个参与者心中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甚至会感到些许沉重。诚然如周颖同志所说,“牺牲”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小事,而是关乎战士性命、关乎国家大局的大事。“我想,策划这个活动时,评判标准不是时间快慢,而是牺牲人数多少,大概也有这个用意吧。”周颖同志在活动结束后说。

 

定向越野的全程长约5-6公里,但已经让一些“战士”们明显感到体力不支。而当年的长征,过的是能吃人的沼泽、大雪冰封的雪山,漫漫二万五千里长路,都是红军战士们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比起先辈们,这次定向越野的困难仅是当年长征困难的沧海一粟。杨雨凡同志对此特别有感触:“虽然活动中经过的‘雪山’、‘沼泽’、‘敌军’的阻击等等和当年先辈们所经历的真正有流血、有牺牲的漫漫长路远不能相提并论,但也确实唤起了大家心中重新回顾和了解长征的热情。”

 

这样切身参与、投入到体验长征的活动中,确实与教科书上的单纯说教差别很大。一方面,体验“重走长征路”的过程,本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詹艳杰同志说,“第一次参加定向越野,还是长征主题的,感觉很有趣!在整个过程中大家一起团结合作,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午后时光。”另一方面,参与如此高仿真、全面还原长征的活动,也确实能真切地唤起我们心中被掩藏许久的那份对于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对于战乱年代投身革命而牺牲的人们的追思。邹源琦同志说,“体验了一遍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定向越野活动,两个小时的共同前进让我体验了团体作战的感受,大家都很开心且充实。在实际的长征过程中,牺牲的队友由于缺药可能永远不会再醒来,想到这一点,便会心疼。如今我们健康平安的生活,都是当年作战的战士换来的,定当珍惜。”

定当珍惜。今日安定生活来之不易,如今又有多少人挂在口上、却早已在心中忘却?不论如何,象征着革命先辈的鲜血的红旗,一直都在飘扬着,也将会一直飘扬下去。

                                        (文/张晋业  /周颖 邹源琦 赵子皓 杨雨凡)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