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述论

发布日期: 2012-05-26   浏览次数 0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进程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活的时代内容,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一)

  求真务实,努力在实践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明确提出了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的科学论断,更是在各项工作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找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的突破口,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重大战略思想。

  沿着这样的逻辑,我们党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口。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紧紧抓住世情、国情、党情科学结合起来的关节点,及时洞察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以及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这一进程内陆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也集中凸显出来这一事实,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矛盾更为突出这一趋势,全面分析了党在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面临的新课题,一方面从全面分析国情入手,探究我们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深入思考统筹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不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二)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出来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早在20034月抗击非典的实践中,胡锦涛就提出了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等重要论断,初步显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集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从全局工作的部署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从此,科学发展观从统筹解答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出发,进一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取得的重要成果。2007625,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为进一步提高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也为开好党的十七大作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准备和思想准备。

  (三)

  党中央提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化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阶段性特征的认识等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实处,胡锦涛又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并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最重要的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相伴随,我们党对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之上。

  200455日,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论述为什么说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的问题时,实际上就概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呈现出来的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在20051011日举行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并系统阐发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十个主要方面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强调: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

  这十个方面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告诉我们: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经济总量的扩张、三农问题的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差距的缩小、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社会稳定的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有些问题就突出地暴露出来,其中,有些问题是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但有些问题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改革的实际息息相关,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和挑战,不统筹解决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问题,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确实面临着兴衰成败的危险。


  (四)

  围绕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其它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也应运而生。

  随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其他重大问题,如科技发展、政治保障、社会环境、三农、精神文明、国际环境、党的自身建设、加快**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统一等等,也就被随之提了出来,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也形成了一系列内涵非常、意义重大的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关于确保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政治本色不变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重新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事业全局健康发展、思考统筹解决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社会变革积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发展的全局、促进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关于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履行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使命的战略思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要贯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的战略思想,关于着眼于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的总要求,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等等。

  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来说,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了一整套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方略,深刻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和期待,生动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敢于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的政治本色和战略气魄,因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宝库,是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