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有名词解读(一)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否定和超越,本质上体现着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怀,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作用的重视。由于人可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理解,故以人为本的观念兼含有以社会的人或作为群体的人为本位和以个体的人为本位两重含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于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群体去理解人。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奋斗目标。他批判地继承、发展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以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为基础,把抽象的、孤立的、非历史的人科学地还原为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人。在他看来,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因而,作为以生产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七大又确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1)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与中共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中共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3) 坚持以人为本,要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4) 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5)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发展要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维,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
又好又快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在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的速度。“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以“快”为主,“快”在“好”之前。依据“又快又好发展”要求,中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近3年来,增长又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经济速度。但也为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付出了代价。能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好”字上做文章已成为当务之急。胡锦涛2006年1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征求对经济工作意见建议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又快又好发展”调整为 “又好又快发展”;把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改提为“经济发展方式”,由强调发展的速度到注重发展的效益和增长的质量,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发展速度应当是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速度;是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得到保护的速度;是经济波动比较小、增长得以持续的速度。我们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又好又快发展,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以及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如下问题凸显了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愈来愈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低。四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扩张突出。五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鉴于这些问题,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内容有:(1) 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同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3)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4)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之一。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具体内容是: (1)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广大人民群众有权管理国家事务,有权对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各级干部实行监督。(2) 体现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3) 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各族人民都平等地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并享有法律的、物质的保证。(4) 实行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人民既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的纪律和法制。(5) 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同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区别,同无政府主义也有本质区别。(6) 要求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有相应分工,但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相互协调工作,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7) 是群众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8) 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建立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既享受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又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
资源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之一。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基本国策。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第二,要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第三,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以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倡导适度、节俭、公平和绿色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生态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