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会谈:“跨文化影像作品中的身份与殖民问题”活动顺利举行
2023年4月10日下午,由设计学院学生会主办的“春日会谈”活动顺利开展。此次活动邀请到了胡亦宽老师和傅骁同学,以“跨文化影像作品中的身份与殖民问题”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基于《Cracks and pool》的MFA创作过程分享会。
活动一开始,傅骁以影像作品《Cracks and pool》为引,向同学们介绍了“哥伦比亚住宅圈Columbia Circle” 的由来。哥伦比亚圈中的”哥伦比亚“来源于”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是由在沪美国侨民创立的娱乐交际场所。在1924-25年,工部局趁江浙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无暇顾及之时在法华镇南侧和东侧筑成的安和寺路和哥伦比亚路(今新华路、番禺路),并发布哥伦比亚住宅圈计划,由久负盛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担任总设计师,为哥伦比亚住宅圈设计花园别墅,一度成为上海外国中上阶层的后花园。
由此引入主题“跨文化影像作品中的身份与殖民问题“。傅骁分别介绍了几个探讨身份与殖民问题的作品,如:Karen Knorr的《Gentleman》中,采用26张图像与文本来探索1980年代英国建制派中普遍存在的态度,揭露长期在父系社会中有着霸权的男性,是如何与白人、财富和特权紧密相连;Carla Liesching 的《Good Hope》中,作者构建了一个碎片化的视觉和文本组合,围绕着南非好望角——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历史地点,现在是反殖民抵抗运动的中心,对当下白人至上主义定居者及殖民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并对观看、发现、收集、编纂、保存、命名、了解和使用语言的行为所涉及的伦理和政治提出了质疑;郑安东的《A Chinese Question(一个关于中国的问题)》中,作者乔装成一个牛仔,重访中国劳工在一百五十年前修建美国第一条跨大洲铁路经过的峡谷,意图融入这样的西部风光的同时提出对”中国人在美国社会作为不可融入的他者“迷思的质疑与发问,及曾广志、Liliane Willens《一个人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等作品。
跨文化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与本国与他国的二元对立导致,胡亦宽老师将其上升哲学层面即为“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傅骁同学随后介绍了郑明和的电影作品《重组 中华何如?》,郑明和先锋性地提出的“在旁言说”的观念,对传统人类学和民族志电影中所谓“客观性“研究范式提出质疑和批评,阐述东方人眼中何为他者。
随后,傅骁同学提出四个有待研讨的问题:“如何定义跨文化影像作品这样的娱乐方式?是文化殖民还是文化融合?”、“是否注意到蹩脚的英文台词?那就是语言的割裂”、“生长于斯的异乡人,随着战争的结束离开了吗?”、“疫情当下,历史是否在重演?”,并和同学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活动最后,胡亦宽老师向大家推荐了几部与身份政治有关的电影和书籍,如:《核磁共振R.M.N.》、《远离越南》、《杨之后》等。
本次分享会作为学生会“春日会谈”系列活动的第一次试水,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成功。“春日会谈”计划以轻松的座谈聊天形式开展对话,将艺术、影像、影视作品作为讨论的中心,激发人与人之间的广泛交流。
活动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