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孟宪承书院人生导师共话学生培养

发布日期: 2014-05-07   浏览次数 0

12月27日下午,我校校长陈群、副校长郭为禄、孟宪承书院院长王建磐与书院近30名人生导师济济一堂,对本学期孟宪承书院人生导师工作进行总结。导师们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进行研讨和展望。会议由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吴薇主持。

会议首先回顾100天来孟宪承书院人生发展导师工作的点滴,一起重温了一个个温馨愉快的师生交流场景。32位导师、274次会面、数百次的邮件往来,从点拨学业困惑到探讨人生追求,在与导师们亲密相处的100天中,每一位同学不仅仅感受到了满满的爱,更是收获了成长,不仅是学业,还有生活。

话题从如何学习“微积分”到怎么处理“异地恋”,从如何规划大学生活到如何缓和“与父母的关系”。正如一位学生来信写到的,有一些困惑,跟同龄人倾述,仍是迷茫;跟辅导员求助,但他们也只是年纪稍长,偶尔给的的建议也是力不从心,但是人生导师有学识有阅历,学业上可以辅导,生活上可以指导。据统计,平均每周都会有二十多位人生导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话题涉及范围较广,约40%关注课程学习,35%侧重学习方法,15%涉及生涯规划、情感生活等。

 

 

书院曾收到一名中文专业学生的来信,他说在导师面前,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倾吐成长的欢乐与忧伤、迷惘与憧憬,“温馨的感觉如同大江之水一样欢畅地流入大海母亲的怀抱”。化学专业一位一年级学生在年末送给导师的感恩册中写到,“在这短短的大一上学期之中,我们细心聆听‘丁大神’(丁旵明老师)在课堂上的知识讲解,用心感悟王毅老师、陈启明老师的谆谆教诲,把握着前行的方向,在化学这条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学们用质朴但又满溢情感的语言,表达对一路扶持自己成长的导师最真挚的感谢。

会上,导师们陆续分享了在书院工作的感受。首先发言的谷人旭说“孟院就像一个特殊的家,这100天的工作纪念日也是我自己的纪念日”,每一位导师都为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导师们也表示,正是这些单纯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作为人生发展导师的责任和快乐。

针对孟院学期初的学业诊断和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所反映的问题,导师们充分利用见面机会为同学们做深入、细致的辅导。数学系温玉亮老师在《高等数学(一)下》期中考试之后主动约谈成绩欠佳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体育系李世昌老师在了解到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后,特别为学有困难的同学加开了解剖学课程的专场辅导;英语系周小勇老师为缓解部分2013级新生对大学英语改革适应困难的情况,牺牲晚间休息时间为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分场辅导。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不少导师还走入学生的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物理系的宦强老师在听取同学们反映课堂学习困难的情况后,利用自己教学督导的身份到课堂上听课,将同学们的困难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帮助提升教学效果。历史系的郑寅达老师和化学系的王毅老师学生工作经验丰富,他们经常会客串起辅导员的角色,为同学做思想和情绪上的开导,和两位导师交流过的同学离开时往往都是面带笑容。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师们积极捐书荐书,政治学系的王向民导师不仅推荐了近百本详尽的书籍,还细心地进行了归类;资环学院的卢晓旭导师更是附上了书籍封面的截图。中文系的文贵良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胡适留学日记》,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读书心得,包括如何分配读书时间和怎样读书;竺洪波老师则针对同学们不知道怎么选择读物的问题,建议学生要读经典的书和前沿的书、喜欢的书和需要的书,还介绍了精读与泛读结合的方法、阅读与研究结合的方法。

王军、周小勇、李月琴、叶王蓓、孙尹、刘森六位导师除了日常的师生交流,还辅导同学们参与科创项目,从启发选题到指导调研劳心劳力,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主钻研能力。在他们的指导下,书院科创实现了零的突破。

王建磐院长代表书院师生感谢导师们在书院的付出,并诚恳地邀请导师们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会上,导师们不吝美言地表达了对孟院团队行事作风高效有序的肯定,以及工作氛围温馨热情的赞许,同时也诚恳的表达了对导师工作的建议和下一阶段工作的设想。在交流中,导师们都对师范生的养成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同时也探讨了当前师范生就业时间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强调加强师范生教师技能培养。随着讨论的氛围越来越热烈,导师们就人生导师的工作理念、开展形式、硬件配备等问题,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陈群充分肯定了书院与导师为学生们投入的热情,并从人生发展导师工作展开,期待书院与院系继续紧密合作,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优势,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为将来通识教育的普及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郭为禄在讲话中用“道”和“技”阐述了学术素养和师范技能各自对师范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学校通过努力提供良好的“滋养”条件,让学生完成从师范生到教师乃至教育家的转变。


2019年总访问量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