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2019级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总书记关于民生的论述”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 2021-05-22   浏览次数 0

图/文 郑文博

 

为增强党员同志们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5月21日晚上19点,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党支部通过钉钉平台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总书记关于民生的论述”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宣传委员陶瑞同志主持此次会议。

点击查看原图

会议伊始,陶瑞同志强调面对新时代新问题,要想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必须深刻领会初心和使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通过观看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调研的一段视频,同志们对于总书记的福建行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选择他曾经工作了17年多的地方——福建。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经11次到同一个地市调研。今年3月23日,习近平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伴随着他第12次到三明,人们了解到更多当年的故事,对于许多民生大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在这里了解当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重点了解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等情况。他指出,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点击查看原图

接着,陶瑞同志带领支部同志共同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创新要论。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民生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和新目标,提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三大新理念:恪守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公平正义。这些新理念,彰显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旨趣和内在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指明方向。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原则是: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公平正义,惠及全体。我们党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也进一步体现出,我们党总是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人民群众衣食冷暖的解决程度、人民群众的幸福程度,作为检验是否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标准。

点击查看原图

随后,支部同志就“初心与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主题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感悟。倪天佶同志从家乡的变化切入,以垃圾分类和减免学费两个具体实例说明了党的政策是如何改善家乡情况的。倪天佶同志讲到,垃圾分类的政策颁布下来之后,大家就逐渐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居住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另外,倪天佶同志还提到家乡的幼儿园到高中学费全免的相关政策,从这些政策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生活越变越好,越来越有保障,年轻人也减负不少,奋斗的动力更足。

周文龙同志就我国养老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谈到,我国最近发布了人口普查数据,平均每五个中国人中就会有一位老人,目前在独生子女增多的情况下,面临的养老压力愈来愈大,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在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问题上也提供了众多解决方案。比如,上海已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68家,实现街镇全覆盖,遍及街镇、居村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也基本形成。

张蒙同志以家乡宁夏为例,分享了关于环境治理的相关问题。张蒙同志谈到,植树造林,牧区保护以及风沙治理是对改善西部地区,尤其是对自然环境较差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非常重要的改善民生的措施。比如利用生态移民,建立河长制度及划定生态保护区等措施,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恢复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任雪同志分享了当下热点话题“地摊经济”的相关内容。她谈到,城市文明创建,显著改善了人民日常生活环境,其中地摊由于安全隐患曾被广泛限制发展;但在疫情期间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地摊经济也被作为一项激发经济活力的民生举措得到鼓励,党的民生政策注重灵活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体现了党始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落实党的政策是改善民生的有利保障。

会议最后,陶瑞同志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回答了新时代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指导全党推进民生建设的思想武器、行动指南。作为党员同志也应当在学习、工作中将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辛勤劳动,共同实现美好生活。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