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读《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发布日期: 2021-04-13   浏览次数 27

     加强党史教育,进一步深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于4月9日下午13:00在一教331教室举行了以“阅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2020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李寅熊主持,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参与,黄亚玲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出席本次读书沙龙。     

   点击查看原图

     此次读书会分为四个小组,由各个小组提前分配所要分享部分,再由小组代表进行为时十五分钟左右的主题汇报。第一组所分享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刘佳凝同学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所阅读的书籍《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随后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四个方面介绍了延安精神的内涵接着,马籽健同学围绕延安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题,强调理想信念要时刻牢记、人民至上要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与艰奋斗要继续发扬。第一组的两位同学态度认真、情感充沛,旁听的学员们也都认真聆听。

   点击查看原图

     紧接着,第二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是“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分享。胡运贞同学率先上台进行了小组汇报,她首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强调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接着从来源、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当今弘扬四个方面,对沂蒙精神进行了深层细致的讲解。随后,常秋艳同学上台,带领我们一起追溯这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并在当今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的——井冈山精神。她代表小组成员,分享了他们关于井冈山精神时代内涵、时代价值与当代传承的相关思考,他们查阅参考诸多文献,图片与影像资料丰富,为我们铺开一幅红色的画卷,同学们聆听专注、倍受鼓舞。

   点击查看原图

      随后,研二的四名积极分子代表也分别就《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任雪同学从自信、忧患和历史的意识形态性三个层面阐释了当今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她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党史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素材。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需要秉持科学的唯物史观,学习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争做党的新时代建设者。黄飞同学则就书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与《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这两个章节的内容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交流。他强调作为马院学子我们要锻造过硬本领,强化理论素养,从革命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家乡的故事。期间,他还以自己的家乡江苏丹阳和所在小组成员的家乡贵州遵义为例,呼吁大家充分挖掘家乡故事,讲好家乡故事,积极传承和发扬那些默默无闻、扎根土地的奋斗者的精神。

 点击查看原图

      随后杨瑞瑞同学就为什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仍能保持青春活力,保持自身先进性,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谈了几点认识。她认为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今后我们应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始终心怀人民,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王欣语同学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进行了她的分享。她指出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必须要把握贯穿百年历史的主题,抓住历史的本质。我们要以大历史观评价中国共产党历史,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着眼百年历史的大局,充分认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时代意义。

 点击查看原图  

      在所有同学完成分享后,黄亚玲老师依次对各小组的分享内容进行了点评。黄老师首先对各位同学的精心准备表示了赞扬,肯定了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的清晰思路和丰富内容。随后,她也耐心指出了同学们在阅读书籍和汇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黄老师指出,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时不能过于宏观,要就其中某一个点进行深挖,充分发掘其独特性,突出特点,增加研究的理论深度。在汇报的过程中也要注重ppt字体、图片规整、语速等细节问题。此外黄老师还就书籍阅读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她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懂得区分详略,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泛读即可,针对一些具体专题和理论则需要细读深挖,并且要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点击查看原图

      通过此次读书沙龙活动,学员们都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感悟,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学员们也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以更大的热情学习和传播党史,积极做好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