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历史学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专题党课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 2020-05-22   浏览次数 0
 

根据市教卫工作党委安排,定于近期举办“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专题党课暨“党课开讲啦”、“伟大工程”示范党课第2季启动仪式。5月21日下午14点,历史学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准时自行观看学习,会后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腾讯会议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在讨论交流环节,支部副书记郑帅博同志简要回顾了专题党课战疫堡垒、逆行英雄、青年担当、信仰光芒各篇章,梳理了上海市教育和卫生系统在抗疫斗争中的感人事迹,请大家就党课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洪鑫同志指出,这次生动的党课带给她很大的心灵冲击,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广大党员同志第一时间奔赴战“疫”一线,英勇奋战。他们的奉献精神感动了许多群众,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入党”潮。上海医疗卫生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白衣执甲、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党员,要向这些战“疫”者致敬,更要学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担当。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要立足岗位,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罗诗承同志谈到,他在观看直播后对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传递着党和政府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彰显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永恒主题。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重要贡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带头奋战防控一线,充分展示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李影同志对比了中国的应急响应机制与国外的群体免疫。她谈到张文宏医生那句“一线医生全部换上党员”令人振奋,党员同志应该践行入党时的誓词,应该为非党员同志树立榜样,展现党员的风采,竭尽全力挽救生命,保证医护人员内部安全即是使命和责任的担当,就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好的诠释。“把上海的模式搬到武汉”“防护和救护同等重要”“坚持科学防疫”,这些都是战疫的关键,而无数一线医护人员筑起了坚强堡垒,很感动查医生的话“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而无数援鄂医疗队之所以可以圆满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也是源于组织的威力、斗争的本领、牺牲的精神和信念的力量。

 

施琪同志讲到,在党课视频中,看到那些在此次疫情中奋勇向前的党员同志,我深刻认识到了党员应该有的样子。在困难来临之时,党员永远应该是站在最前头的人。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锤炼,坚定信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心和使命不能仅仅作为口号存在,必须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上。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领会、入脑入心,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还必须将其外化于行。虽然我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每一位学生党员都付诸实践,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处事作风,奋勇拼搏,开拓创新,那么我们必然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晨光同志指出,“大医精诚者,仁心仁术也”。在这场抗疫狙击战中,无数医务人员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他们的医者仁心为我们筑起防疫的钢铁长城,这既是除疴疗疾的仁心,也是护佑生命的大爱。他们是逆行的勇士,但也是普通的凡人。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了那被面罩勒出红印的面庞,也看到了那被手套捂出痱子的双手,更看到了他们穿着防护服的睡姿,这是他们救死扶伤的印记,也是他们劳累疲惫的写照。一个多月来,已有超过2000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更有多位医务人员以身殉职,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医生的职责和担当,这让我们感动,但更让我们悲痛。


薛克胜同志讲到,“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一张张被口罩勒到变形的脸颊,一双双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一个个走廊上累到不堪的睡姿。正是他们用行动表明什么是担当,什么是青年人的精神,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义务。我们作为党员更应该付出和担当,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而我还离这样的要求很远,需要更多的努力。

 

预备党员李楠同志谈到,正是由于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才让中国如此快速地度过难关。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虽然在这次疫情爆发期间没有能够到武汉前线去为武汉人民分忧解难,但也要积极配合基层社区的工作,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健康的同时,以自己的力量和行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不给国家添麻烦。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掌握充足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文明素质,坚决抵制网络虚假消息的传播。此外,虽然在家,我也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增长才干,用科学精神和专业本领做一个对党和国家都有用的青年人,更加牢固地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好“两个维护”。

 

洪驰同志指出,通过观看直播,听了张文宏教授、郑军华教授、卢洪洲教授和房建军教授的演讲后,深刻感受到在疫情中不同社会角色下党员的责任担当。他们或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或是高校中立德树人的老师,作为党员他们都踏实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为社会和国家奉献,值得我们青年党员学习。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要牢记逆行英雄的感人事迹,缅怀烈士和逝世同胞,认识生命的价值,作为青年党员要不负光阴、脚踏实地,多为学校、社会、国家做力所能及之事。

 

刘华宇同志讲到,初心使命一直是我们党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在此次疫情中,许多党员同志秉承中共党员的初心,肩负着中共党员的使命,义无反顾地成为了本次抗击疫情的“逆行者”,“疫情面前,共产党员先上”,体现的是中共党员对初心使命的践行,他们用最好的青春,乃至生命,为整个民族、国家建立起了坚实的围墙。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自疫情以来就为无数平凡的英雄事迹所动容,这些闪耀的伟大激励着我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有作为青年的热血与奉献,要有作为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要有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勇气,更要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原动力。

 

刘筱同志谈到,张文宏医生说到“共产党员上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在危难之际,党员先上,这是入党伊始的初心和誓言,是作为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和人民履行的责任。郑军华医生带领的医疗队圆满完成了驰援武汉的任务,组织的威力给予了队伍强大的战斗力,建立党组织,通过这个平台将彼此不熟悉的队员团结起来,强化战斗堡垒。在与病毒的斗争中,医疗队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将一位位患者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强调了信念的力量和关怀的温度,令人心里暖意融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房建军从专业领域出发,叙述了疫情期间,他们为线上教育做出的种种努力,我深有感触。要发挥自己专业所学,在国家危难之际送去及时的帮助,真正体现教育的意义和个人的价值。

 

郭宁同志指出,党课中的优秀共产员的发言,让她受益良多。作为历史学的研究生,目光应当长远,不仅对历史清晰认识,也应当有未来的视角,对社会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用过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关注其他需要帮助的国家和人民,为世界的发展贡献力量,扩大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入党积极分子鲁婕同学谈到,张文宏医生说共产党人上,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保持初心,践行自己的使命。我现在正在向党组织靠拢,也很清楚危难时刻共产党人应该冲在前面,在未来,我也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入党积极分子易文艳同学讲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想,这八个字便是对所有共产党人最好的诠释。危急关头,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我是党员我先上”。正是他们在一线的努力,全国才能逐渐复工复产,我们才能安心的进行学习和生活。越是危难关头,越能体现内心的抉择,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便充分体现了艰难之时走在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员,他们不畏生死,迎难而上,以一己之力守护起一城乃至一国的安危。通过参加这次党课,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党员的责任告诫自己,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最后,郑帅博同志总结道:此次“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专题党课向我们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抗疫斗争中所书写的壮丽中国答卷,为我们讲述了抗疫一线党旗高高飘扬背后无数感人至深的党员故事,战疫堡垒的生动故事、逆行英雄的朗诵礼赞、青年担当的精神风貌、坚定信仰的无限光芒将一个个冲锋在前的党员形象带入我们的心里,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医生护士们、高校科研工作者、辅导员老师们、青年学生们响应党的号召,做“最美逆行者”,火线入党,他们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和担当奉献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先锋和勇士,为我们点燃了希望的光,注入了信心和力量,让我们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历练的更加成熟,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作为我们砥砺前行的信仰根基和信念源泉,把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重任牢牢地担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锤炼斗争本领,不畏牺牲,甘于奉献,把我们的支部锻造成一个坚固的战斗堡垒,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通过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吹响青春奋斗使命的号角。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