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群众工作

历史系全面开展了以“扬青春,行走中国;弘文化,心系上海”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 2012-09-29   浏览次数 172

 

2012年是共青团建团90周年,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关键之年。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承者,在实践中激扬青春,肩负起弘扬文化的重任。校团委于5月下发了以“高举团旗跟党走,我的青春正当红”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知。历史系团委在校团委与系党委的指导下,指导老师与实践部相关负责人认真领会此次暑期实践的主题精神,结合本专业特色,精心组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并组织实施。

6月~8月,历史系全面开展了以“扬青春,行走中国;弘文化,心系上海”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走访了上海及全国多个省份,足迹遍布城市与乡村,对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的考察研究、对城市文明进行了的多层次调研。社会实践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具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广泛宣传与有序组织

1. 前期宣传与组织工作

为了使得同学积极投入到暑期实践中去,我们在院系进行了广泛而有针对性的宣传,通过各年级团支书及实践部成员,将校团委与院系的通知下发到每个同学手中,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得到相关的实践通知的材料,并开展对相关材料的指导,咨询与探讨,能让同学们尽可能充分理解活动的真正内涵。活动前期,不仅安排了工作会议与答疑会,也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进行宣传,积极倡导和鼓励同学们利用难得暑期时间投身实践活动,发挥本专业的特色优势,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宽广的平台来锻炼自己。

2. 院系大力支持

历史系鼓励同学们在充分领悟相关材料的精神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申报。同时,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大家的实践积极性,也为了促进优秀社会实践成果的产生,我系今年决定通过重点项目答辩会的方式,从各暑期实践项目中选出部分可行性高,实际意义重大的项目,给予资金和指导上的重点支持。

3. 申报踊跃

在广泛宣传,充分动员之后,我系共申报了33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人数达160人,远至新疆克拉玛依,近就上海南通等等,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其中有18个项目申请参加院系重点项目答辩会。

 

    二、严格审核,仔细甄别

    项目申报结束后,实践部成员对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并于516日组织了重点项目答辩会,对8个申请项目进行重点考核。

    答辩会当天,各项目负责人均通过自我陈述、回答评委提问两项内容,对各自的项目进行展示。评委老师对同学们的项目都作了中肯呃评价,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修改措施,有助于项目更切实有效的开展。最后,“80后人文空间的延续”、“上海石库门保护现状与研究”、上海金山农民画调研”等7个项目成功立项。

重点项目立项之后,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多次与实践部,重点项目负责人开会交流,对项目构思、框架、具体计划进行了更细致的修改。

 

    三、多方协调与充分沟通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系实践部一直与参与实践的组员保持联系,多次开会讨论,做好社会实践开始前的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的咨询与指导工作,特别是构建好联系网络。除面对面会议交流外,也通过电话、邮件、短信等灵活的形式将最新通知下发,将实践的前期工作,如项目申报、人员安排、安全教育、信息回复等落到实处。实践部内分工明确,每个干事分别固定负责联系几组实践团队,下发通知回收材料,最后统一汇总人。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部与各实践小组保持联络畅通,及时掌握实践过程的最新动态,了解每一出行团队的最新情况,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指导。同时做好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撰写通讯稿,与校团委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上报本院系的实践情况,包括通讯稿、图片等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利用前期工作中构建好的微博、博客等网络媒体,及时更新发布各团队的实践状态,共享校内外各实践团队的经验。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系实践部首先确认所有队员都已安全结束实践活动,顺利返校。同时与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单位再联系,拟定可行的长期合作计划,巩固与已有共建基地的联系,开拓新的共建基地。在开学期间,进行最后的资料整理,将所有原始资料一一分类,同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召开本次实践的总结大会,积极表扬同学们的参与精神与激情,同时进行调研报告的指导以及材料的收集汇总。

 

    四、项目特色

    1. 实践内容紧扣主题,关注文化传承,关注现实。

    各分项目能到广角度、宽视野、有深度,并大多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活动前期,系实践部为项目组推荐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有田野考察经历的学长学姐;将往年社会实践“红色文化之旅”考察活动的部分资料与各项目分享,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文化寻根之旅

    ①沪上文化行

历史系学子以扎实的专业背景为基础,关注社会,以上海为研究主体,关注文化传承与保护。通过建筑文化、绘画文化、阅读文化等多个维度,全面了解上海文化保护的现状。

 

Ø 建筑,守住城市的记忆

子项目上海石库门建筑保存现状调研及保护性开发探讨通过对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石库门建筑的保护现状研究,来考察目前上海城市文化记忆的保护情况,总结成功经验更关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实践分队完成了资料搜集、实地考察、采访等工作,对上海城市文化精神进行了深入诠释。项目组认为石库门保护应采用以商养文的模式,用文化主导商业,通过商业的模式来呈现文化的绚丽,建立大型的石库门生活休闲体验区,让更多人了解上海的城市文化。

 

Ø 绘画,再现历史与现实

    金山农民画是上海特色本土艺术,其产生与发展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也是上

    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子项目“海上印象•人文金山——20世纪5070年代上海金山农民画的历史研究”据此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采访了20世纪5070年代早期农民画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并多次前往了金山区档案馆、金山农民画院、金山区文化馆和上海图书馆等搜集了文献史料。他们完成的调查报告对金山农民画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Ø 阅读,塑造共同人文空间

    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上海这座走在社会发展前沿的大都市,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状况。80后作为经历了书本阅读到电子阅读的转变阵痛的代表,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文化记忆和人文空间,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通过子项目“80后人文空间的延续——以上海实体书店为例”,实践队员为上海地区(尤其是高校)人文空间的塑造寻找答案。 项目组采取文献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近1000份问卷分析的结果以及访谈,了解到实体书店对80后的阅读习惯及人文空间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人们阅读的广度,但削弱了阅读的深度,不利于读者真正体会阅读的深层次人文熏陶。项目组据此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②其他文化调研活动

    此外,还有“红色之路”项目考察上海中学团组织发展状况,了解海派文化对共青团发展的影响。

    与此同时,以全国各地特色文化遗产为依托,历史系学子进行了深入的史学研究与挖掘,为各地文化传承尽力,也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在项目“一生痴绝处,寻梦到徽州——徽州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考察”中,实践队员走访了徽州岩寺等30余个村、镇,对当地所有建筑及艺术进行详细分类并记录,对其保护状况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为徽州村落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多的资料支持。同时总结出村落文化开发的经验与教训,为徽州乃至全国的区域文化保护开发提供帮助。

    在项目“走进西夏,探寻失落的古老华夏文明”中,实践队员走进宁夏,寻访南长滩村、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等地,了解尘封的西夏文明,为保护历史遗迹、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历史文化不仅存在于古代,也存在于近现代,见证着近代中国血与火的历史。项目“抗战时期遗留防空洞开发现状调查——以重庆为例”中,实践队员通过对重庆防空洞的调研,为历史遗迹保护、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文化传播等提供了参考

    此外,实践队员还奔赴江苏蓝印花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也通过各种实践调研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2)青春中国行——社会调研与实践服务

    项目“环保标语对人们的意识影响的调查”集环保标语考察与环保宣传为一体,

    在进行对城市环保标语的考察研究的同时,也将担负了环保宣传,唤醒人们环保意识,调动公众环保积极性的使命。经过充分准备后,该团队下发了大量的问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改组完成了建模的过程,对于数据的作出了数学分析,通过数据建模得到了环保标语和环保行为的数理化关系;同时他们又去闵行环保局采访了相关人士,两相印证,得出了关于环保的重要成果。

    我系还与闵行安全学院组织了“民航旅客满意度调查”的实践活动,51名队员参与了为期4天的机场问卷收发工作。通过对旅客的问卷调查,为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改善提供参考,以便于其更好的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在无数次的拒绝,挫折与成功中,也获得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

此外,我系还组织了 “阜阳农民工输出调查”“凤凰古城旅游业调研”“川渝移民影响”等,都是一方面进行文化考察,同时又进行宣传与服务,为我系树立良好地形象与口碑。

 

    3) 校外教育与社区服务。

    一直以来,历史系学子均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他们的爱心在暑期实践里也得到充分的展示。“关爱特殊儿童”、“基层农村中学生心理调查”、“暑期大学生义务辅导班”、“回馈母校,爱心支教”、“基层教育现状调查”、“海原县城乡教育现状调查”等有关支教以及社区服务的活动层出不穷。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实践活动不仅在当地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获得了有关基层教育的一手材料,再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同时,这也师范生的一次岗前实地培训,对于以后我们从事教育行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暑期支教活动

另外,暑假期间,我系有多名志愿者参加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闵行区博物馆、华东师大古钱币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同学们用自身的力量,为广大游客、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 社会实践参与度较高,参与面广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范围遍及国内多个省市,包括上海、安徽、江苏、重庆、山西、新疆等多个省市,实践具有很大广泛性,同学们在院系的组织下都积极的配合,热情地参与,实际服务群众人数十分广泛,在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华师大的知名度。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我系也将与更多的共建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实践成果丰富

    社会实践总结阶段,同学们上交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实践报告,简报,音像资料等等,整理了详实而丰厚的一手资料,对于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有重要贡献。同时,实践队员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学术研究能力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双重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得以进一步体现。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我系共有两件作品成功立项第四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其中栾思源同学的“上海石库门建筑保存现状调研及保护性开发探讨”,荣获二等奖。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也更加深化了对实践的认识,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扬青春,行走中国;弘文化,心系上海”。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已顺利结束,同学们也将带着实践中的收获与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继续前行。历史系也将继续做好社会实践的组织与服务工作,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宽广的平台。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