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特色党建工作实践项目

发布日期: 2012-09-27   浏览次数 577

一、主题设计及活动载体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相关工作安排,一直在思考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从而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了充分发挥我系退休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几年来化学系关工委紧紧围绕校党委中心工作,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贯彻好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配合补充、量力而行的工作方针,积极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各项工作,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富有创新的工作措施切实抓好下一代工作。

化学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会成立于2001年4月。本分会既有学校的老领导,又有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师,这些老同志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同志们既是老党员,又是化学系的老教师,他们具有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具有爱教育、懂教育、会教育的特点。他们退休后,仍然心系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展其所长,发挥优势,自愿继续为培养接班人而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光辉事迹,用自己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教育引导着当代大学生,照亮着他们的成长之路。本分会以“党课”为活动载体,在党课教学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开创了化学系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过程、做法和创新点

(一)定期召开议事会、集体备课会,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

化学系关工委分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扎实工作上下功夫。逐步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制度,在每学年之初制定学年的工作计划,安排活动内容,并定期召开议事会,集体备课会,使关工委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同时,关工委老师们坚持加强理论学习,建立了学习制度,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认真领会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精神,以此来指导工作。

系关工委的老教师们都不是政治理论教育专家,为使党课更有针对性、生动性和时效性,他们找资料,找素材,可谓尽心尽力,精心准备每一次党课。他们经常从辅导员那里听取同学们的反映,加以改进,并做到逐年有所更新和提高。在“党的基础理论知识”课中,关工委老教师在充分听取同学们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多次集体备课,在党课中作了一些改变:把参加党课的100多个同学分成三个班,每班由两个老师负责;要求每位听课的同学在课前先预习党章;在课上进行小测验;请同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对一些要点重点,由教师有准备地进行讲解。并且向同学们介绍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端正入党动机”课中,最初按照党课教材的内容讲,对学生的触动不大,学生不爱听,关工委的老教师们就结合自己的入党经历,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老同志们不顾年事已高、不图名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与青年大学生同读书、同听课、同参观、同访谈,辅导读书、引导讨论、激励实践、点拨人生。

(二)党课生动活泼、联系实际,同学们深受教育和感动

关工委的老教师们都是有心人,为了使党课变得生动、活泼,联系实际,在党课内容中设置了观看任长霞优秀事迹、周小燕优秀事迹录像,增加了观看“真情和谐”、“感动中国”等实录光盘,提供了一份难得的进行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榜样的教材,用平凡而高尚的人物故事深深触动同学们的心灵,让同学们懂得了什么是奉献精神。

关工委老师们的讲课各有特色:陈良老师、周培庆老师谈话亲切,互动效果好;赵继铨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上一展歌喉,演唱革命歌曲,课堂气氛活跃;严凤霞老师、陆妙龙老师、王麟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同学们被关工委老师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在理论学习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老同志们不遗余力地指导青年深入学习理论,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激励青年大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今后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言传身教,把好入党质量关

老同志们为党勤奋工作了几十年,离退休后仍然在为党培养合格接班人而无私奉献、贡献余热,他们甘做党和国家事业的铺路人,甘当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激励青少年不断前行,成长成才。老同志们用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真理和知识。老同志们定期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报告会、座谈会。此外,许多老同志还积极与学生结对,定期开展座谈,与学生保持书信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有的学生毕业多年依然保持着与老同志们的联系,交流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通过结对指导、座谈讲授等形式,老同志们把一生的工作经验、人生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他们的努力引导着大学生们走向成长、成才之路。

老教师关心同学成长,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注重发展学生党员,抓好新党员的质量关。关工委的老教师们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开展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思想交流,老教师们以平等诚恳的态度与所联系学生进行交流,这种真诚的思想交流一年不少于3-4次,直至学生入党、转正,毕业为止。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切身体会引导他们信任党、热爱党,提高同学们的人生目的和理想信念,并帮助他们学习党章,了解党的基础知识,加强对党的认识和端正入党动机,教导同学们懂得如何以实际行动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树立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学风,处处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而努力。几年来,关工委的老教师们联系了95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有52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深入学生实际,与学生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

化学系关工委的每位教师都深入到班级中,深入到同学中,与学生交朋友,建立忘年交,关心学生,帮助困难学生,了解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掌握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加强工作的实效性。如关工委宗巍老师曾经给学习勤奋、经济较困难同学联系企业资助,共资助了5名学生,每人每月200元,连续三年,直至毕业。在同学们献血的时候,林纪筠老师给同学们做好了营养饭菜,甚至让同学们到她家来补养身体;赵继铨老师连续几年拿出1000元资助我系家庭困难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给学生很大的帮助;陆妙龙老师、陈良老师给学习专业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业务辅导;高剑兰老师、宗巍老师为毕业学生联系工作单位,帮助学生就业;严凤霞老师已经年逾80且眼睛患有疾病,但学生的每一份思想汇报她都认真阅读、写评语,每一次的党课她都坚持要求参加;为了给学生上党课,她不顾医生的建议,推迟了自己做眼手术的时间。关工委的老师们以自己的行动力所能及地关心着,帮助着学生们,他们这种认真、敬业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每一个学生以深深的影响,也坚定了同学们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追求。

三、成效与反响

老同志老而弥坚、心系未来、关爱后辈、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大学生们。老同志们理想信念坚定,始终心系党和国家的命运,不断加强学习,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领路人;始终保持一颗火热的心,一份真挚的情,不计名利,不图回报,倾其所有,无私奉献,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导航者。老同志们始终心系党和国家的命运,用自己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