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华东师大热议深研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3-06-25浏览次数: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度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在6月19日下午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会议,副校长顾红亮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华东师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顾红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梳理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系统阐释了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详细分析了学校在持续助力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顾红亮表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要注重发挥学校优势,助力文化传承创新。一要挖掘红色校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提升场馆育人效能,传承师大文脉,不断提升校史文化影响力。二要传承发展“冷门绝学”,建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三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对于学校进一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顾红亮认为,要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为契机,将华东师大百年教育、百年文化的发展放在中国教育百年历史的宏阔背景中,深入总结办学理念、优良传统与大学文化,挖掘百年校史与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彰显时代精神与师大贡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等方面更有作为。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卓越育人、卓越学术行动,融入中国学研究。借助孔子学院、全球中文教育教师联盟等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与会校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分管工作和学校实际,分别进行交流发言。

  钱旭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文明”作为学校三大使命之一,早在2018年就被写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当中,强调要参与建立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体系,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他强调,要真正构建能够走向世界、源自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这要求我们既要全面认识西方知识体系的缘起,又要清晰理解中华民族知识体系的现状,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的实际工作当中。

  杨昌利表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要将文化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等育人工作的始终。一方面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向学生传递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在办学治校过程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师大文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曹友谊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概括,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孟钟捷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系统梳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概念或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与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存续、发展、转变、挪用、创新等各种样态,又要持续挖掘中华文明如何主动接触、积极吸收乃至创造性转化其他地区文明优秀成果的经典案例,并不断关注和推动有关域外中华文明形象的收集、整理、分析、重塑等研究项目的有效开展。

  周傲英表示,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样也面临文化繁荣之大机遇。高校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实现“文化自强”为目标,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科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立德树人、文化铸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戴立益表示,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的必要内容。要把国际视野、中国自觉和时代需要作为研究方向,把参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为使命追求,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为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雷启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意义重大。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推广出发,推动档案馆、博物馆的建设,结合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好图书馆的版本保护、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传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施国跃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依托浸润中国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等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文化故事;通过运用新技术,传承好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推动智慧教育取得新成效;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为契机,推动中华文化传播。

  程静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在学校140多年办学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讲好师大故事,阐述好师大精神。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好信息技术,让文物资源、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化、共享,使文化的传播实现全员全域覆盖。

  最后,围绕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梅兵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系列最新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要结合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是要把握“第二个结合”,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工作。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尤其是要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要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和文科大校的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观点、重大判断,抓住理论体系的增长点、着力点,推出一批有政治高度、有学理深度的研究阐释成果。要坚持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要传承校史文脉,深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校拥有底蕴深厚的校史文化、绵长的学脉文脉和扎实的学科基础,要统筹谋划做好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工作。要持续推进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做好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加大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学科的资助力度,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助力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坚持立德树人、文化铸魂,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华东师大专家学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下摘选部分笔谈观点,以飨读者。

· 

建设文化强国,中国文论发力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包含了三项要素:一是中华民族的,二是现代的(所谓“现代”,必然是一百多年中西古今之争、所激荡沉淀下来的思想传统与文化积累),三是二者完全可以也应该结合。中国文论方面,我们提倡“活古化今”:所谓“活古”,首先要立足于理论与变化的事实来解决观念前提;其次,要以“今”为镜,今古相照,即不仅将古典传统作为历史概念,而且更作为现代性范畴来思考。所谓“化今”,即不仅是传承与发掘古典精神,且更积极主动参与现代性的建设。我们将继续致力于重新发现传统的力量,努力为古典理论在今天的重新定位与新生,寻找路径。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终身教授

 

· 

挖掘汉字知识,探寻深层结构

· 

  在世界文字体系范围内,汉字是唯一使用历史悠久而没有中断的视觉符号书写记录体系,这个体系由最基本的类符、类符合成而标记语素概念史的最基本单元组成。事物越是最基本单元越具备整体性,基于此,融会文字、考古以及文博等学科群专业领域,整合各类数据集,构成汉字文化属性资源库。未来一是应搭建工作平台系统,实现为人文学义理、考据等领域的会通实证实验室;二是构建学习资料体系,呈现汉字认知深层结构联系,研制真正具备通识意义上的汉字标记单位观念史课程系列。三是建设书写记忆文本库,恢复汉字使用共同体的汉字“认知原型记忆”,贡献汉字智慧。

——臧克和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教授

 

· 

从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汲取智慧,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果要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就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结合起来。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世代相传、行之有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教育精神相契合的教育举措及思想。优秀教育传统的传承,更应注重那些内涵丰富、具有统摄作用的“大传统”。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概括出那些“大传统”,以求纲举目张之效。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列举了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十个传统——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可以给我们启发。

——杜成宪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 

为中华文化根脉的传承大力推动古文字数字化

· 

  古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但是古文字学至今尚陷于“冷门绝学”的困境,需要“强基计划”来支持它的传承发展。要改观现状,大力发展古文字数字化的研发是不二选择。当前需要瞄准三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攻关方向进行突破。一是古文字字符集研制。扭转目前尚没有一个能够全面支持古文字数字化的古文字字符集标准的不利局面,为古文字数字化一切开发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创建古文字公共数据库。让社会大众凭借数字手段瞬间获得专家级古文字专业知识。三是推动古文字智能化研发。营造古文字资料大数据生成和机器学习的环境,为各种研究专题的智能化手段介入创造条件。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教授

 

· 

弘扬优秀海派文化传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聚沙成塔,也是中华大地各地文化创造百川归海汇成的博大的文化谱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源远流长。海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上海人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贡献者。上海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提出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结构谱系是科学的,也是抓住了核心的根本问题的。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文化,江南文化代表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海派文化代表了新潮的现代文化,三者汇集起来,形成中国现代新文化的代表文化。近年来,上海中华创世神话传播工程,华东师大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从海派文化出发弘扬中华遗产,从华东师大传统出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把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现代文化的工作做实,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这一意义作了深入阐发。用“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来概括“第二个结合”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准确和深刻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作为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要做到“第二个结合”,一是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点,树立理论自信,尤其要改变理论上“仰洋人鼻息”的状态,要与各种文明平等地交流互鉴。二是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和特性来从事研究工作,要实事求是,尊重实际,尊重传统。三是要改变学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体察普通受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需求,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普及传播。近年来我参与央视多个传统文化节目的制作,对此深有感触。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领会“五个突出特性” 担当文化使命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性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规律性认识,也为推动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要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科学地解释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来龙去脉,阐释中华民族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必然性。二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顺应科技革命和社会革新的历史大势,注重文化上的革故鼎新、创新发展。三是要坚定“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核心利益。四是要扩大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既善于借鉴和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精华,又善于向世界阐释和传播中华文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世界性的百家争鸣”中去。五是要大力发挥中华文明对于建设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维护国际秩序的积极作用,通过世界范围内合作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朱承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 

彰显汉字魅力,弘扬篆刻艺术

·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汉字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篆刻艺术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的结合,是以印章表现汉字魅力的特有艺术形式。中国汉字历经三千五百多年绵延不断,汇聚了中华先民的伟大智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无法比拟的,他的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已深入到国人的骨髓之中,保护传承汉字,使之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就篆刻而言,特别是在古文字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让人们通过篆刻了解汉字魅力,篆刻当之无愧是中国古文字的“活化石”。作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我们积极践行篆刻文化育人,让广大师生了解篆刻技法,读懂篆刻艺术,通过篆刻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将“诗、书、画、印”连成一体,将篆刻艺术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努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有效落地。

——张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主任,教授

 

·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结合的前提、结果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求和历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体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宇宙观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相契合;天下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合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世界历史、共产主义的价值导向相契合;社会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民主体思想”相契合;道德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合内外之道”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真正的人的道德”具有契合性。

——陈红娟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新闻图文|孙都 笔谈整理|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