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支部  支部生活

大夏书院专题党团课:在追寻校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发布日期: 2018-07-12   浏览次数 3

 

201859日下午,大夏书院首期党校团校学员聆听校档案馆馆长、王伯群研究专家汤涛带来的专题报告《王伯群与大夏大学》,重温大夏记忆,感受历史文脉,汲取精神力量。报告由大夏书院党委书记韩春红主持。

大夏大学是成立于1924年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取名“大夏”乃有光大华夏之意。汤涛老师讲解道,1924年王伯群在上海创建大夏大学,以此转向“教育救国”、“复兴民族”的宏图;他后半生全力投入大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上,是大夏大学的坚定擘划者和精神引领者,在西迁办学过程中,因心力交瘁、积劳成疾而病逝。“家国情怀,士子风骨”,是王伯群校长人格的写照。

 

汤涛教授

汤涛老师用“五个王伯群”生动展现了王伯群校长光辉的一生。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他早年加入同盟会,参与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积极推动民主革命进程;作为政治家,他先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中央执行委员等职,任交通部长期间,以民族主义者姿态,收回外国在华主权,建立财政储金汇业局,恢复学校,政绩斐然;作为教育家,他执掌交通大学,恢复吴淞商船学校,创办大夏大学;作为财政家,他成立上海岭南银行和裕黔公司等,发行货币,投资实业;作为收藏家和书法家,他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与超凡的名士气质。

大夏大学在以王伯群为代表的教育先驱的努力下,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尤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理念先进而获“东方哥伦比亚”之美誉;抗战期间,大夏大学先后内迁至庐山、贵阳、赤水,在战火中延续创造教育奇迹,尤对贵州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夏大学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并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作为砥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

课堂现场

汤涛老师翔实生动、富有情怀的讲解,令学员深受感染。王伯群校长以“牺牲自我,功成不居”锻造品格,大夏大学以“光大华夏”和“复兴民族教育”为己任,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始终怀有国家图强、民族复兴的梦想,展现了中国教育家和中国高等学校的精神气脉。学员们深深感到,青年一代自当铭记和继承精神遗产,成为有情怀、有抱负、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校史馆参观

报告结束后,全体学员共同参观了校史馆,更加直观、近距离地了解华东师大的历史发展脉络、成就和愿景。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以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继承了大夏大学的三苦精神师生合作传统,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节点,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现在正朝着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而砥砺前行。

大夏书院的莘莘学子必将在历史底蕴的浸润下攀高行远,为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一所更好的大学而努力!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