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为大夏书院第五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带来《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专题讲座。
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在同盟会元老王伯群的资助下,1924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夏大学之所以伟大,背后离不开一个同样伟大的人物——王伯群校长。本场专题讲座,汤涛从“大夏大学和王伯群校长是如何被发掘出来的?”、“王伯群为什么要创办大夏大学?”、“作为一个教育家,王伯群怎样办大夏大学的?”以及王伯群校长与其他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几部分展开,带领学员们更加深入了解大夏大学、了解王伯群校长,学习王伯群校长在大夏“自强不息”的办学理念,革命、牺牲、合作和创新的办学精神,传承王伯群校长“牺牲自我,功成不居”的高尚教育精神。
“在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夏大学,也不知道大夏大学背后有这么一位王伯群校长。”汤涛表示,他率领团队潜心致力于发掘大夏大学以及王伯群校长的历史,并希望能够使这些曾经尘封的历史得到广泛的传播,在新时代发挥他们的价值。在纪念大夏大学九十周年时,一系列相关书籍编纂发布;“互联网+”助力王伯群品牌的打造和事迹的传播;书展、纪录片等多样形式齐登场,赋予了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在当今时代新的活力。
汤涛还指出,王伯群校长不仅是一位近代民主革命家,还是一位政治家、财政家、收藏家和爱国教育家。作为民主革命家,王伯群曾经加入同盟会、策动护国运动、参与护法运动、参加南北议和。孙中山先生也希望他驱赶满清、重振中华,对他寄予了共和的厚望。作为政治家,王伯群曾任贵州省省长、中央政治会议委员等职,对于维护国内的民主政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众多的职务和广泛的人脉也使他得以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教育理想。此外,王伯群校长也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他喜爱书法字画,收藏有康有为、徐悲鸿等名人大家的作品。当然,王伯群校长更是一位爱国教育家,胸怀教育救国之理想,他所创办的大夏大学是中国最早实行导师制的大学,以“革命、牺牲、合作和创新精神”为办学精神,决心为了复兴民族教育纲领而奋斗。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王伯群呕心沥血,聘请了包括夏元瑮、郭沫若、吴泽霖、田汉等来自国内外学术顶尖的教授。
王伯群校长对于中国教育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曾两次资助王若飞出国留洋,资助姚华出版《弗堂类稿》,在白色恐怖的动乱年代保护鲁迅,在抗日战争期间保护红色革命家周素园。1944年,带领大夏大学三次迁校后的王伯群校长积劳成疾,在重庆逝世。其遗嘱托付妻子变卖家产,全部用于大夏大学的经费,并强调“此后切望吾党同志……共同努力,争取胜利,以完成抗战大业。吾大夏校友,服务国家,尤须力行公诚二字”。鲁继曾先生所评价:“伯群先生是教育的政治家,是教育的实行家,是大夏的保姆,是大夏的导师。”王伯群校长一生从政治家向教育家的转变,及其辉煌!牺牲自我,功成不居!
★ 学员感想 ★
在此次课程之前,我虽然知道大夏大学,知道大夏大学西迁的历史,但我对于这所学校的创办者王伯群先生,却知之甚少。作为一名贵州人,一名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我非常赞同,也非常佩服汤涛老师所说的把王伯群与大夏联系起来,把王伯群“挖出来”。课堂上,汤老师告诉我们虽然他自己的收入水平足以他过上好生活,但他坚持将资金投入办学,以复兴民族教育,满怀博大胸怀。此外,他在革命方面、政治方面均有建树,具有革命精神、牺牲精神、创造精神。王伯群先生一生致力于服务国家,忠贞赤诚,志向坚定,心怀远虑,我后人也应时刻思贤,向他学习。
——20级日语专业 王钰
听完本节课,“大夏”二字在心中,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所大学、一个人、一群人乃至一种精神的凝聚。王伯群校长为大夏大学提供了难以计数的金钱、人脉资源、精力与心血,用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带着它走过战争年代,却没能亲眼见到它返沪。“牺牲自我,功成不居”,他为我们大夏学子做出了榜样,我们不仅应为有这样伟大的先辈而自豪,更应当像他所期望的那样,服务国家,力行公诚,以发扬大夏之精神,而后,为自己而自豪。
——20级日语专业 梅珂
一天的党课学习内容丰富详实,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尘始终如一,大夏大学与伯群校长的故事令人感念,《共产党宣言》的智慧依旧闪耀。我们生活在新的时代,终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踏上新的征程,投入新的伟大奋斗中去。
——20级翻译专业 陈斯璐
入学一年来,我们对大夏大学的了解却不多。今天,在了解了王伯群先生创办大夏大学的故事后,我对这位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王伯群校长是财政家、政治家,更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他在国内率先开创导师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他更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先生,尽己所能帮助红色革命家,牺牲自我,服务国家。
——20级英语专业 李晓君
文|叶子恒
图|方可昕 杨蕙瑜 胡苑琳 张 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