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青马先锋 | 小康中国呼唤新型精神气质——陈立新教授讲座纪要

发布日期: 2020-11-11   浏览次数 0
 

114日下午,我校哲学系系主任陈立新教授在闵一教106为大夏书院2020级入党申请人开授了题为小康中国呼唤新型精神气质的主题报告。大夏书院院长沐涛出席并主持活动。

陈立新教授指出,2020年我国已经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并将于203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新时代的青年学生,需要依据中国精神为自己的理想定向,建立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精神气质,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陈老师从走出百年屈辱的阴影、引领时代的中国方案、用中国精神为理想导航、合理安置主观性四个方面对新型精神气质进行了解读。

(以下文字根据录音稿整理,有删减)

01

走出百年屈辱的阴影

百年屈辱主要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时间。在这个百年里,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历史性的延误。在这种延误中,有两件重大的历史性事件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第一个事件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第二个事件就是抗日战争。据说,这两个事件的当时,中国社会的GDP总量在世界上已经排名第二了,但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却被耽搁了。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延误,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最突出的表现,是近代中国人在自身建构方面出了问题,近代中国人无法建构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人格品质。

鸦片战争开始以后,中华民族在文化上面临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中西”(中国与西方)、“古今”(传统与现代)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或者说是唯独中华民族才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近代中国人的人格建构和“中西”“古今”问题的回答一定是连在一起的。但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不可能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去理解“古今”“中西”的问题,只能用一个弱者的心态去回答。所以,我们都知道,在五四运动的时候,甚至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总有两种思想倾向:一个是全盘西化派,一个是中国本位派或保守派。这两派都不可能合理地回答和正确地解决“古今”“中西”问题。为什么?

我们知道,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与五四运动时间上相近的还有一个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提出,有它的合理的地方,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些糟粕需要抛弃。但是,完全贬值传统文化,那就是不可以的。实际上,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我们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出了一些偏差,我们的文化母体受到了批判和破坏,使得五四运动提出来的“德先生”“赛先生”这些西方社会的积极的东西,我们很难充分地吸收其积极的内容并在现实发挥出来。

这就是近代中国人的人格建构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国家太弱,我们不是在一个健康的正常的基础上来辨别吸收这些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本身出现了问题,社会意识的发展也会相应地出问题;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所以,近代中国人的自我建构始终没有达到近代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水平。近代中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水平呢?就是需要走向现代化,但近代中国人的人格、人格品质、人性修养都不健全,不能与社会的要求相匹配。所以,“古今”“中西”问题所蕴含的富有建设性意义和智慧,一直蔽而不明。百年的屈辱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近代中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近代中国从发展上来讲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发展根本不能避开以资本原则为轴心和标识的现代文明,现代中国不可避免地卷进这个“现代世界”之中。

这个现代世界是资产阶级首先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必须要进入现代世界体系,要在现代世界格局之中来生存和发展。现代世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现代世界的法则,就是资本原则的普遍统治,也就是资本作为社会生活原则而形成的普遍统治的状态。我在这里引证《共产党宣言》里的两段话:(1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我们可以把现代世界呈现出来的文明称之为资本文明。中华民族要想走向现代化,必须要和这个现代资本文明有交集,离不开现代世界所创造的成就和现代世界所形成的格局。(2)现代世界法则即资本的普遍统治带来的后果,就是《共产党宣言》讲的四个从属于:资产阶级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所以,在现代世界格局之中,我们能够看到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这就是现代世界的格局。正如前面提到的,中国的发展不可能避开资本为原则的现代文明。你必须要进入这个文明,不进入这个文明就要挨打。毛泽东讲得很清楚: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资产阶级所创造的这个现代世界的一个运行法则,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中华民族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及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世界格局之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来实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社会主义道路、现代性发展的社会主义路径。这是一个历史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中国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在讨论大不列颠在中国、在东方的统治的时候,就有一个判断: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把所谓的理性、所谓的秩序送到上海、送到南京、送到中国的出海口的时候,中国社会送给世界的是混乱、是贫困。这就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以后,虽然中国社会想要按照资本主义世界的方式发展自己,但是我们走不通,所以只能毅然决然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个选择中,中国要借用现代世界的前提,不借用这个前提,就要被现代世界所抛弃。现代世界的前提是什么?就是现代世界的技术、现代世界的管理,甚至包括现代世界的文化意识形态。当然,中华民族拒绝和脱离了资本主义的老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过程描述起来很简单的一两句话,但是还原到历史发展的场景中,我们知道,那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在现代世界格局之中,既要遵循现代世界体系的要求,同时也要能够发展自身,这是非常艰难的。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活生生的实践成果接续了民族精神,建构了区别于近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困扰了中国人一个多世纪的“古今”“中西”关系问题能够如其所是地呈现其本来寓意。所以,在今天我们才能够非常高兴地看到,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当今中国社会的存在更加健全合理,中国人的人格品质建构就达到了一个正常的水平。

根据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刻,我们需要建构应该有的精神气质。当代中国开始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曙光。随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再度青春化”,当代中国开启了一个富有活力和潜力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毋庸置疑需要进行新的精神气质的建构。这种建构必须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

02

引领时代的中国方案

现代世界是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革命”的作用,《资本论》也论述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展示了它的文明的那一面。这些都表明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所建立的现代世界,资产阶级首先开始的现代化运动,有内在的隐忧,这个隐忧在今天已经越来越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严重到这种现代化已经陷入自我制造的悖论之中,已经到了应该寿终正寝的时候了。马克思就有过分析,西方的现代化运动,一方面是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颓废;一方面给人民带来了幸福,另一方面就是对人的戕害。马尔库塞把现代生活说成是“痛苦中的安乐生活”。什么是“痛苦中的安乐生活”?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之后,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无比繁华丰裕的物质生活,人类沉浸在物质生活享受的欢乐之中。《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得多的生产力。但与此同时,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却出了问题。当通过物质文明来安顿人的肉体的时候,人的精神生活、精神世界也需要安顿,需要精神家园来引领人的精神生活。这一点资产阶级没有做到。虽然资产阶级推行自由、民主、博爱、人权等观念,但实际生活过程中,这些观念并不像资产阶级所说那样展开,而是有差别的。现代世界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个问题,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这就是现代生活的隐忧,是资产阶级自己制造的困局,也就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局。所以,现代生活、现代世界处在一个风险生活之中,而且是高风险的生存状态。人的精神世界不能安顿,灵魂四处游荡,会带着肉体离家出走的。尼采说“上帝死了”,实际上表达了西方人信念支柱的崩塌。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人不能成其为人,上帝对这个问题也无能为力,无法解决,所以尼采说“上帝死了”。

西方现代世界的隐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造的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在现代世界本身是没办法加以解决的,这就是现代世界所出现的致命问题。所以,西方很多的学者、很多的仁人志士,都致力于探讨西方现代文明的出路,寻找另一种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了一个问题——被后人称作为“世界史难题”: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在中国、在印度也走上西方现今所特有的这条理性化道路?简单地来讲,就是为什么西方社会的那个理性化发展道路在印度、在中国行不通?韦伯的这个追问是能够说明问题的。我们从韦伯发表的论著可以看出,他比较多地关注了中国社会的问题。韦伯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也不懂中文,他作为一个学者,洞察并分析了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说明现代化的道路具有多样性,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方社会率先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可以为其他民族提供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借鉴。现代化的西方模式享有历史上的优先地位,并将继续作为其他民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参照点,但现代化的西方模式不是唯一“真正的”现代化,不可能是其他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模板。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由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呈现出来。

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没有走资产阶级道路,而是用一种社会主义的路径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任务?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之一,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是部分从属于现代文明,或者说与现代文明有部分的交集。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最可贵的品质就是爱好学习。这一点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品质。凡是世界上的先进东西,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都能够学习。爱好学习的特质,就是能够使自身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呈现出活力。第二个品质就是宽容。对待别的民族,对待自身,中国人都非常宽容。宽容使得我们能有更大的格局,使得我们发展的视野更加开阔。第三个品质就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都能够和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友好相处,最典型的例证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都在传播中华文明,传播友谊和善意。郑和也带回了西方的风土人情。而与此同时的西方国家开始的新航路开辟,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爱好学习、宽容、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可贵的品质,在今天,这些品质也延续下来。这就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下来,也使得在当今世界博弈中,中华文明能够引领这个时代。中国发展必然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采取社会主义的立场,并将复兴或者重建不同于现代世界之扩张主义的和平主义观点。现代中国走上了不同于西方社会“民族国家”式的“文明国家”的发展道路。西方社会的发展,比方说英、法、德、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甚至于包括日本、美国,所谓的西方大国,他们走的都是“民族国家”式的发展道路。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采用的路径是暴力,是侵略。不要说对东方世界,就是同属一个文化谱系的西方国家之间,也要发达战争,这就是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传统的士大夫都是以天下事为己任,中华民族始终以天下为格局,走的是文明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历史上在盛唐时期、在康乾盛世的时候,中国与周边国家维持的朝贡体系,就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生活景象。这就是和平的天下,是文明发展的道路。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还是主张和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仍然坚持对于世界主题的这样一种判断。正是中国社会发展自古以来就坚持和平主义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的发展采取根本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暴力侵略式的路径,能够给人民带来真正的美好生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中华民族展示了伟大复兴的曙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当代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我们讲的四个自信。这恰恰是当代中国社会奉献给当今世界的最宝贵的财富,是能够引领当今时代的根本之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最后一段,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中国社会走文明国家发展道路的一个典型表达。天下为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道。当代中国致力于构建并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比起来,这是当代中国开启的人类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如何理解这句话?

首先看“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我们从现代世界体系和格局来看。中国现代化虽然受到了历史性的延误,但是我们和其他民族一样,走向现代化是不变的追求。我们走向现代化,必须要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之中,要借用现代世界的前提。处于现代世界体系之中,自然需要遵守现代世界的规则,承担现代世界的责任。当现代世界出现了问题,我们自然而然地需要想办法来解决和处理。现代世界出现了什么问题呢?那就是资本和劳动的对抗。恩格斯说过: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从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就成为整个时代的轴心、主导的关系,一直到今天都是这样。但是,资产阶级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遭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以资本为社会生活主导原则的局面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社会生活主导原则的变更已经提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议事日程。这就要求从资本原则向劳动原则转型。社会生活原则的变更或改弦更张,只能在现代社会体系本身范围内进行。能够充当现代社会生活原则的力量,要么是资本,要么是劳动。这就构成了当今世界广阔的时代舞台,它的一个主题就是资本原则的退位和劳动原则的倡扬。以劳动为原则来组织和引领社会生活,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以资本为原则导向的现代文明,培育了“人的独立性”,实质上是“以物为本”;以劳动为原则导向的社会生活,实则弘扬的是“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为中心。现代世界的发展进程已经显示了资本原则或劳动原则哪个更具有优越性和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强调劳动原则的引领。所以,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

其次是“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个历史底蕴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按照柯林伍德的说法,历史传统是“活着的过去”,它和自然界的事物不一样。自然事物比如说一棵树,死掉了就死掉了,永远成为过去,就再也看不见了。历史文化传统虽然过去了,但却有后续的影响。我们经常在博物馆里面看到很多工具,举个例子,看到手摇纺车,这纺车是在历史上使用的,但是今天它仍然放在博物馆里,虽然不用了,但是它记载人类曾经出现过的那样一个历史时代,还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这就是活着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过去,都是不能割断的,每个民族的发展都有自身历史的延续性,中华民族的发展更是这样。费正清就说过:中国虽然有不断的变化和千差万别的情况,却总不脱离其文化上和制度上所特有的总格局。这就是指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作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每到重大的转折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始终起着建构的作用、引导的作用。所以,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第三是“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个定力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近这两年美国政府包括总统和国务卿在内很多高官,攻击中国共产党,污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贡献。政府里有这么多的高官不遗余力地攻击别的政党,这肯定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奇葩,只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真的很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的最大国情。中国共产党能够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的政党,本身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这也是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毛泽东当年提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一直到今天都延续下来了。所以,中国共产党具有世界上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始终能够吐故纳新,保持充沛的活力。所以,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今天中国社会所走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共产党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绝对不是一句口号、一个空谈。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代中国通过“有原则高度的”实践——这个原则高度就是劳动原则,找到了既适合中国国情又契合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从追赶现代性到引领现代性的飞跃,建构了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一个以劳动为原则的新型的文明,形成引领时代的中国方案。

03

用中国精神为理想导航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青年学生要用中国精神为自己的理想设计进行导向和导航。

首先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形成一个平和的心态,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加注新能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是自我创生的存在物。每个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推向未来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教导我们“应当做怎样的人”,而且还告诉我们“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是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每个人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是处于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是开放的,是变化的,不像动物那样,未来的发展是确定的。人类有着和动物相同的自然生命,但人类能够超越自然生命的限制,具有超自然生命的品质,这就是文化生命。文化生命给人类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我们需要面对很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使得我们能够把握和超越这种可能性。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发展中都会面临并实际建构多种生存可能性的空间。在人的生活中,可能性一定远远多于现实性。“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生活的可能性,当我们面对各种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选择,而如何进行这种选择,这就需要理想的导航,所以,人总是有理想的,人总是需要理想的。我在这里把两位大家的名言送给你们。一个是黑格尔说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另一个是朱光潜先生的一句名言:“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出世是和入世紧紧联系的。这里的“出世”就是指人要有理想。

当然,理想要和现实联系起来。仰望星空的时候要脚踏实地。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就像没有人能超出自己的皮肤一样,他也没法真正超出自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我们。历史唯物主义主张“时势造英雄”。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属于自己的时代,只有在时代所建构的共同体之中,我们才能获得发挥才能的手段。黑格尔有句名言:“仆人眼中无英雄。”这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拿破仑身边那个仆人,他看到的拿破仑,一定是一个与众人差不多的平凡的人:拿破仑哪一天做什么事,喜欢喝什么牌子的香槟酒,和什么人打交道,这位仆人都会清清楚楚,拿破仑是再平常不过的人了。但从总体上来看,仆人眼中的拿破仑是不真实的,他只看到拿破仑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拿破仑是属于自己时代的杰出人物。拿破仑的传记一定不是他的仆人写出来的。换言之,他仆人写出来的传记一定不是真实的。这里就表达了英雄人物都摆脱不了与时代的关联,都是在自己时代条件下才获得了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一个人只有与自己的时代紧密结合,顺应自己时代的变化,了解时代发展的问题,把握时代精神,才能在时代提供的舞台中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十九大报告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和自己的时代紧密结合,个人理想要和自己时代相匹配。我们一定不能辜负时代给予我们的发展空间和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大考察时就提出,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要了解“国之大者”,就是了解、熟悉国家发展的大势。所以,在今天中国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围绕“中国精神”设计自己的人生理想,构建出彩的人生。

中国精神的具体内容,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家在当下生活中都能感受到改革创新的要求和行动,我在这里主要提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的突出之点,即:“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民胞物与”的民生理念,“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04

合理安置主观性

每个人都有主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正当的个人诉求,包括个人意愿、个人偏好、个人利益追求等等,每个人都希望把自身的主观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主观性发挥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的实际开展中。自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现代社会以资本为原则导向,发展了人的独立性。现代世界发展的人的独立性的内涵是什么呢?马克思指出就是“自由”和“平等”: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赖以产生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以资本为主导原则的现代世界,利己主义盛行,自由在外表上很容易得到了发展,因为自由更多地是和个人有关,但是平等却很难建立起来,平等一定牵扯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资本为原则的现代生活境遇,平等的建立和实现始终是一个难题。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平等的真正建立和实施,只能寄希望于社会主义制度。这也制约了自由在何种程度上能够真正实现。为什么?因为没有平等提供的相匹配的力量支援,自由的发展就会走样甚至变质:游离于生活世界,假借自由之名,行恣意任性之实,自由就失去其真正的意义,沦为个人随心所欲的活动,这就是恶性膨胀的主观性,是“坏的主观性”。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都喜欢这句名言的前半句“人生而自由”,却忽略后半句的“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把自由和枷锁放在一起言说,表明自由的实现是有条件的。罗兰夫人也有一句名言:“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这些告诉我们,自由给了我们发挥自己主观性的空间,但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我们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主观性,才能把自己的主观性充分而合理地发挥出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

首先是要拒绝主观思想。马克思曾经给主观思想做过一个定位:主观思想就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或者说是“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主观思想的实质就是思维野蛮化或者说思维暴力,在当下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两种形式特别值得我们警觉:一是脱域化的思想倾向,一是中立化的思想倾向。脱域化就是把在一种场合下适用的思想无限地推广,变成一种思想标尺;或者是让特定场景下产生的思想脱离自己所出的那个场景,没有限制地使用。中立化就是力图寻找一个不偏不倚的思想,当作指导模式。简单地说,主观思想就是让思想脱离实际。很显然,当我们按照主观思想来行事时,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是没有办法真正实现的。中国革命进程中出现的王明的教条主义,就是最典型的主观思想,其后果大家都知道。主观思想最典型的运行机制就是外在反思,主要特征是:了解一般的抽象原则,具有忽此忽彼活动着的推理能力,知道如何把一般原则运用到任何内容之上,却不知道如何深入于特定的内容之中。

合理安置主观性,我们要弘扬马克思的方法。

第一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马克思曾提出,“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我们很多人为了言说的方便,往往把马克思这句话里的“产生情况”四个字省略掉,这是有严重问题的,这就有可能偏离马克思的思想。怎么判断事物的“真实面目”?这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谁也讲不清的困难。从事物的“产生情况”入手,我们毫无例外地能够把握事物的真实面目。马克思这里提出了一个可以指导我们进行认识的方法论,可以将之归结为“追问来历”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我们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非常有用,十分重要。追问来历,也就是“不忘来时路”。只有明白“从哪里来”,才能坚定“往何处去”。

第二个就是坚持辩证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矛盾中运思,从生活世界的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从生活世界的模糊性中把握精确性,确保思维清醒。

第三个就是坚持总体性的方法。这就是说,我们只有把认识的事物放在事物总体联系发展的处境中,对这个事物的认识才是一种现实的认识,我们才能获得现实的认识。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即割下来的手就不是人的手。人的手之所以是人的手,是和人的躯体连在一起的,割下的手虽然从形体上来看没什么大的变化,却丧失了人的手本该具有的功能。这就提示我们,认识事物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前几年中国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极端的现象,即“戏说历史”。具体做法,就是用真实的历史细节来阉割历史或掩盖历史。这是历史观上的一种迷误,却很有市场。所有的历史事实、所有的细节都只有放在历史整体中来分析和认识,我们对这个细节、对这个事实的认识才是真实的合理的。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我们看到的纺纱机,首先看到的是机器,这是真实的细节。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尽人皆知。然而,纺纱机在现代生活世界的存在性质,乃是价值实现与价值增值的媒介,是不变资本。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才算得上真正认识了纺纱机。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纺纱机是机器的细节,不能进展到把握纺纱机的本质,我们的认识就是主观的,是没有深入到事物本质的肤浅认识。我们能够容忍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肤浅的人吗?这就凸显了总体性方法的本质重要性。

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辩证性和总体性,我们就能够合理地安置主观性,把自己的主观性放在一个能够是其所是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主观性,合理表达我们每个人的正当诉求,这就有助于我们设计自己的理想,建构新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气质。

 

|陆槿芸 杨越

来源|大夏书院党建中心

 


|
Copyright 2011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