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华诞桃李芬芳,栉风沐雨续写辉煌。建校七十年来,一代代大师在师大辛勤耕耘,他们的精神也时刻引领着今天的我们奋发向上。
11月,大夏书院10位同学组成了学生讲师团,以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依托主题班会,讲述师大社科大师的生平故事,和书院学子一起重温历史,与先生们跨越时空对话,感悟学术魅力!
跨越时空,走近大师
11月3日至今,三周的时间里,大夏书院2020级、2021级相继举行了十余场大师讲述主题班会。书院学生讲师团的成员们,化身“小讲师”走进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社会学类、外语类、传播类等专业班级,选取了包括吕思勉、张耀翔、孟宪承、施蛰存、陈彪如、刘佛年、冯契、陈旭麓、钱谷融、马君武等在内的十位社科大师,讲述他们的生平故事和学术成就,带领同学们在学思践悟中品读大师故事、传承大师品质、弘扬大师精神。
薪火相传,小讲师们这样说
讲述人 毛欣元
在众多大师之中,我选择的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准备过程中,越了解大师,越被他的风骨所折服,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融汇在学术研究中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体悟。“君子之德,名家风骨”,陈旭麓先生的讲述我主要围绕这八个字展开,通过介绍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非凡的史学成就和在名家眼中的形象,带领同学们全方位走近这位大师,还原陈旭麓先生最真实、鲜活的形象。讲述过程中,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和认真听讲的神情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带领同学们感知大师思想,启迪精彩人生是我加入大师讲团的初心和目标。让同学们在讲述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于我而言便是人间乐事。未来,希望通过我们与大家的共同努力,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能成为像陈旭麓先生一样站起来思考的“大写”的人。
讲述人 马洁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70年间薪火相传,华东师大丽娃河畔走出代代名师。在设计课程时我将对刘佛年先生的介绍与华师大70周年校庆相结合,打破“陌生感”,拉近与大先生的空间距离。通过此次大师故事讲述的准备,我又重温了华东师范大学创校骨干、第二任校长刘佛年先生的一生,这也让我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刘佛年从出生到求学,从求学到初为人师,从初为人师再到华师岁月。他的经历是曲折而丰富的,他的成长也是螺旋式的。从中我更加反思了作为中国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在时空中与大先生对话,在实践中向大先生学习。
讲述人 张嘉南
从施蛰存先生故居的短视频导入,围绕施蛰存先生的生平简介、与师大的故事、小说风格和学术研究四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讲述,引导同学们学习先生“学无止境”的精神,引起他们对施老优秀小说作品和学术著作的兴趣。讲述过程中,我对施老的一生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对于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创作感到深深的敬佩;同时,我将自己的理解和客观事实结合起来讲述给台下的学弟学妹们,让大家在这三十分钟里对施老“学无止境“的精神、思想和他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讲述人 刘铉劼
此次大师讲述,我选择了冯契先生。在准备过程中,我深刻了解了冯契先生其人,他不仅仅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哲学系名誉主任,从抗日战场到宝塔山下,从西南联大到丽娃河畔,笔耕不辍,为人治学,致力中西方哲学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其治学严谨的精神扎根于师大沃土,代代相承。讲述中,看着哲学系学子认真的神情,仿佛真的能看到大师的身影向我们走来。衷心祝愿同学们能有所收获,进一步了解大师生平,传承大师精神。
讲述人 唐艺馨
11月10日下午,我走进了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题班会课堂,和同学们分享被誉为“华东师大中文系灵魂”钱谷融先生的生平故事。我的讲述分为“钱老初印象”、“四个小故事解锁钱老的正确打开方式”、“钱老对我们说”以及“钱谷融基金成立”四个部分。选取钱老先生的四件生平趣事,通过和同学们互动,总结其可贵品质,还结合时下“内卷”、“躺平”的现象,从钱老身上发掘人物启示。七十周年校庆之际,中文系成立了“钱谷融基金”,望以先生之风,照拂来者,传承中文文脉。讲述过程中,我对于钱谷融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相信中文系的同学们也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感悟先生学术风采,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传承先生精诚治学的学术品格。
赓续奋进,大夏学子有话想说
2021级社会学类 龙敏:
可能对于我来说,陈旭麓先生的名字更多的是在高中历史的考题中看到的,对他的了解也只局限于他写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听完学姐对陈旭麓先生的讲解后,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还对师大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让我震撼的还有他对学问的钻研精神,他对历史的理解不仅是在史料和理论,更多的是对人生体验的境界,也许这也是今天我们做学问应该做到的地步吧!在这里还要非常感谢学姐给我们带来如此生动地讲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陈旭麓先生。
2020级法学 杨周:
作为文科生,陈旭麓先生的名字不算陌生,但了解也仅限于材料题上的只言片语。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们不仅了解了陈旭麓先生的学术生涯,更听到了不少先生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君子之德都令人敬仰。
2020级汉语言文学 陈玉婷:
钱谷融先生是中文系大师级的人物,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培养了王晓明、格非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如李洱所评价,钱先生“生前是传奇,身后是传说”。之前我对钱先生的学术成就已有所耳闻,通过这次大师课,我则更多地了解到了钱先生的人格魅力。大学时代屡次“逃课”,到重庆茶馆看书;用济慈的诗歌追求自己的妻子;不畏批评写作《<雷雨>人物谈》;对教授职称的淡泊……钱先生闲云野鹤的生活作风和大胆浪漫的人生态度令我惊叹。作为华师大中文系的灵魂,钱谷融先生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020级汉语言文学 王丽妍:
“小讲师”从人物经历、学术造诣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多面”的华东师范大学原中文系教授——施蛰存先生。他博学多识、学贯中西:他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所写诗词文言清新俊逸,坦抒己见;他是“新感觉派”大师,将主观感觉融入客体书写,开现代主义之流;他是文学翻译家,凡所译作,能兼信达雅;他更是润物无声的教师,兢兢业业,黾勉力行。这一场大师讲述,不仅让同学们对施蛰存先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让这一份温厚敬诚、笃学不倦的大师精神薪火相传。
2020级日语 和平鸽:
得知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中的那位“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原型原来是施蛰存的妹妹,这可能是我这个于中文系而言的“门外汉”印象最为深刻的发现。施老先生的书斋“北山楼”也令我印象深刻。文学大家的书房不过一间三楼晒台上搭建的6平方米的小屋,而其中虽然书籍浩如烟海,但最多只能再放下一张小桌子。而且冬冷夏热,连客人的坐处都没有。可施老先生却全然不在意,虽在简陋的环境里,却依然醉心于文学世界。真可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施老’也不改其乐。”令人感佩!另外,钱老的治学态度引起了我的共鸣。钱老先生青年逃掉自己不感兴趣的课、晚年回顾以无能、懒惰自称,但实际却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并奉献一生。讲演同学由之拓展而来的关于内卷与躺平的思考与我不谋而合,我认为大学的意义在于知识本身,应当将重心放在学习之上,积极寻找、尽早明确发展目标,而不是过多关注学习之外的东西。
2020级德语 金雨轩:
施蛰存的名字,隐藏着他生命策略的密码,那就是蛰而存之。他虽未直接批判专制,却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气节,他虽不能大济苍生,却做到了独善其身。施蛰存的小说,宛如身着华丽的中式旗袍,在传统民乐的伴奏下跳着异国的华尔兹。钱谷融先生在1987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成就奖。他的学问在中国文艺思想界很受尊重,他强调“文学是人学”,因此要想真正懂得文学,必须首先要做一个心底坦荡,人品磊落的人,因为只有一个真诚的人,才能感受和欣赏真正的美。只是他本人谦虚地笑着说,以前我的一些学术观点和主张,实际上是赏识性的。他的玩,学问和人生已经相融为一体。
向先生致敬
重温师大悠悠历史,体悟大师灼灼师魂。先生们用爱与梦想灌溉师大校园,今天的我们更将不负时代使命,卓越致远,阔步向前!
先生,您好
愿我们继承大师的人格学术
弘扬师大优秀的文化血脉
文|唐艺馨
图|2020、2021级各班级
指导|张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