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肖洋老师办公室,肖洋老师还在忙着手上的工作,见我进来,连忙招呼我坐下,还带有歉意地让我稍等片刻。斯文平和,谦虚有礼,便是肖洋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
沧海桑田:见证改革开放巨变
肖洋老师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从湖北来到上海,初来申城便加入了温暖的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做一名教师,算起来,肖洋老师来到上海,来到华师大也已经有13个年头了。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自然变化显著,问起肖洋老师身边发生的令他印象深刻的变化,肖洋老师笑着说,变化自然多,但我就想起来当年刚入校的时候,大家联系多靠短信飞信,现在都用微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的确方便了不少。
肖洋老师提到,你肯定想象不到,我刚来上海的时候是十几年前,那时候整个上海也就只有四五条地铁线路,当时学校闵行校区附近想坐一辆公交车你都得走出去好远才能走到,从来没想过,在华师大闵行校区的附近还可以建成隧道,甚至要建一条全新的地铁线路。肖洋老师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基础设施都有了巨大的改善,而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显著提高。十几年前刚进校的大一新生,对他们来说,电脑以台式机居多,更别提智能手机,远没有当今如此多和便捷的信息接收来源,学生们的知识来源多限于老师课堂上的教学,而现在手机、便携电脑,一秒钟就搭通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尤其对于学习传媒类专业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幸运的。“手机、互联网的使用的确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要更好的去过滤无用的信息,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纷繁的世界中仍然能够保持清醒,这是肖洋老师对于学生以及自己的要求。
砥砺奋进 :紧跟时代浪潮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巨变,对于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出版行业,作为出版专业的一名资深教师,肖洋老师在忧心忡忡的同时也抱有希望。
纸质媒体的大不如前无疑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打击,但同时互联网的如日中天,新媒体技术的愈发成熟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一名教师,肖洋老师在业内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当年比较重视的还是编辑印刷发行,这一套传统的出版流程,因为当时数字出版的产值还没有超过传统出版,现在移动出版、知识服务、AR出版等新型出版业态,让人们逐步关注到新型的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所以现在不仅仅教学基础理论,还教学业界的前沿知识,学院还会定期邀请前沿的专家学者来分享经验,这都是我们所作出的调整。”
肖洋老师认为传播学院的学生更应该关注社会发生的点滴变化,“传播学院的学生需要掌握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源于书本更源于社会,所以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或镜头来观察和记录你发现的一切。”除了介绍传统理论知识,还把更多的实践机会留给学生们,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当今的行业环境,改革开放变化显著,下一个风口,谁也无法预测,肖老师对于自己未来的教学有着自己的设想与憧憬,他希望华师大毕业的学子拥有的能力,不仅仅是应对当前问题,更是能够着眼宏观,应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的能力。借鉴纸媒曾经辉煌留下的宝贵经验,亦带领学生勇做新媒体与出版专业结合的开拓者。
回忆往昔:平淡中的不平凡
在2007年特奥会举办时,肖洋老师曾带领华师大传院的学子参加开幕式组织活动,提到这件事,肖洋老师满满的自豪溢于言表,“在特奥会开幕式表演上全是我们自己的学生,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演员,可他们每一个都非常棒!”,作为当时刚入校两年的年轻教师和一名共产党员,在肖洋老师身上熠熠闪光的是那一颗对学生负责,为学校增光,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付出自己的赤诚之心。平日里,肖洋老师总是十分低调,作为传播学院党支部书记的他,也总是默默无闻却又尽心竭力的付出,肖洋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哪怕只是当一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点滴之水也可汇成江海,一份平淡更能历久弥香。
访谈人:马翰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