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风采|Week8·大夏书院2019级社会学专业第一支部

发布者:张静发布时间:2021-04-23浏览次数:10

本周负责升旗的是大夏书院2019级社会学专业第一支部

图片

我们团支部全称为大夏书院19级社会学第一团支部,是一个由来自全国各地的28名学生组成的优秀集体。在平时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本着好学务实的精神,在思想建设、支部制度建设、班级学风建设、集体活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图片

升旗手介绍


01




2019级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 蓝云霄

图片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的蓝云霄。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希望自己的正能量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人生格言:乘风破万里。


02



2019级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 江灿

图片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的江灿,我兴趣广泛,对新兴事物永远保持着好奇和探索的热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可以不断支撑着自己向前进步。

人生格言: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图片

升旗仪式演讲


本周升旗仪式的发言人

2019级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 徐子尧


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19级社会学专业的徐子尧,很荣幸能够站在国旗下进行演讲。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深阅读与浅阅读”。

当今时代,科技攻城掠地般地侵占着我们生活的疆土,各种网络小说、公众号推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发一波又一波“浅阅读”的狂欢。

在这个步履匆匆的社会,“浅阅读”完美迎合了知识焦虑患者的阅读需求。人们可以利用等一杯咖啡的时间获取相当丰富也相当杂乱的信息,缓解对自己的“无知”的焦虑,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安慰,或仅仅追求转瞬即逝的快感。然而,包括“浅阅读”在内的多媒体文化的最大弱点在于:缺乏关联。通过浅阅读获取的知识与我们之前的知识储备几乎没有太大关联,他们往往是一些破碎的片段。我们可以刚刚看完一则地震伤亡情况的报道,又得知世界的某处正在进行狂欢。我们的阅读选择越来越多,专注度却锐减。戴维·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中提到,网络时代容易形成“回音室”,我们无可避免地趋近与自己想法相近的思想,而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出于本能的惰性,人们认为越容易理解的东西越接近真理,而我们要警惕:我们是否丧失了对美的鉴赏,对真理的反思。

或许我们都曾想在余光中笔下雪霁月圆的夜晚,在流转的皓影亮银间摊开一本书,幕天席地,让书成为雪色月色外的第三种绝色。然而,是怎样的一只手,牵引着众人忘记如何阅读?

在我看来,或许是生活感的丧失。深入的阅读是幻想、偶然和奇遇的综合体,深入阅读者在书间寻觅作家思想的金粉,就好像在文字森林中寻找蘑菇下的金饰。正因为生命的美感在文字间的隐约与含蓄,深入的阅读更强调发现力和代入感。“浅阅读”则偏于扁平化,文字在纸间铺排组合,目力所及,一马平川,全无思想的山峦沟壑。语言的故事性被消灭了,我们只愿意审视开头和结果。

可生活本是一段故事。从“浅阅读”的盛行中折射出的,是生活故事感的死灭。身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自愿将生命萎缩为单薄的、接收信息的工具,而放弃了阅读的享受。

也许,社会的磨轮把我们的时间变得七零八落,但我们不该顺势放弃灵魂的充实。人之所以是脆弱与伟大的统一,就在于我们是有思想的,哪怕是风吹即逝的芦苇。“我们需要阅读,”电影《超脱》中谈到,“来建立自己的意识,来保护和捍卫我们自己的思想。”这里所说的阅读,就是一种建立精神堡垒的“深阅读”,而非画饼充饥,以“浅阅读”垫上饥饿的腹部。我相信,没人愿意发觉自己像一只失去辨别方向能力的动物,徒然流窜在不知名的荒原上。

真正的阅读,是“敬惜字纸”式的庄严与崇高感,更是思维的交谈,情愫的揣摩。这个时代并不会杀死阅读。只要我们愿意,自然能在文字中读出语言的细致悠远,读出生活的自有佳致。与大家共勉。谢谢!

曾雪霏

从小到大经历过许多次升旗仪式,但这一次尤为特别。这是第一次踏着初升的朝阳参与升旗仪式,也是第一次在清晨为这么大的校园升起国旗。在告别了小学、中学里例行的升旗仪式后,我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在朝阳下仰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高唱国歌时心中的澎湃之情了。而我想这样的激动和感动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应该一直保有和珍藏的。


母莎

这周的升旗活动由我们社会学班的同学来完成,在记忆里,上次的升旗活动还是在初中的时候,时隔现在已多年,那时候每两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显得那么重要,因为可以听到学校领导对上周学校事务的总结,对鲜红的红旗,闪光的五角星,以及雄伟的国歌理解没有现在深刻。

得知这次由我们支部完成升旗活动时,内心是惊喜和雀跃的,即使是在清晨六点早起,在薄雾弥漫和些许刺眼阳光下走到图书馆前的大草坪,和同学们一起注目红旗缓缓上行,唱着国歌,这所有是那么的搭调与契合。听周围同学说那是70年代的红旗,更加觉得它与众不同了,它是50多年来华东师大日日的见证,承载了每一位华师学子的希望。


邹明慧

去年因为疫情原因在家里上网课,学校里没有多少学生,但是我看到学校公众号发布了升国旗的视频,令人难忘。今年在校,恰好春天,天气晴好,晨光明媚。尽管早起,升旗仪式还是让人激动不已。在国旗下,国歌响起,跟着音乐唱着国歌时,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在蓝天背景下飘扬,感觉这一年世界变化巨大,疫情形势严峻,世界经济受到冲击,国家也面临很多挑战。但在国内,尽管面临许多问题,我们还能正常上学,能参与现场升旗的仪式,国家也在促进各方面发展,心中便有一种深切的感动。希望祖国一切安好!